活塞机卸载顶杆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活塞机卸载顶杆改造

崔然

关键词:活塞式;压缩机;卸载机构;改造;稳定;运行

前言:活塞式压缩机存在以下缺点:

(1)、气缸余隙:压缩机压缩终了时活塞与缸顶部有一定的间隙,压缩机的气体不能全部排出,影响效率;

(2)、有吸排气阀片,怕液击,排气有脉动;

(3)、零部件较多,运动及易损部件多,容易产生机械故障;

(4)、活塞机噪音大。

但在各种类型制冷压缩机中,活塞式压缩机是问式最早、至今还广为应用的一种机型。这无疑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其它类型压缩机不可及的优点:

(1)、能适应较广阔的压力范围及制冷量要求;

(2)、热效率较高,单位耗电量较小;

(3)、对材料要求低,多用普通钢铁材料,加工比较容易,造价也较低廉;

(4)、技术上较为成熟,生产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装置到系统比较简单。

活塞压缩机的上述优点使它在各种制冷空调装置中,尤其在中小冷量范围内,成为制冷机中应用最广,生产批量最大的一种机型。

1、背景

深圳大亚湾岭澳核电站L0DWN系统制冷机采用意大利RC,型号为UNICO.A.STD1210S3型机组,其压缩机采用8缸活塞式压缩机,型号为C85M8-1443-PW-2。该制冷机组001GF(见图1)为风冷机,是由三个独立的制冷系统组成,共用一台壳管式蒸发器,机组平常工作时,两列制冷系统运行,一列备用。冷冻水是由001PO(冷冻泵)来打循环,002PO作为备用。001CI、002CI、003CI、004CI是四个风柜,分别将厂房分为四个供冷区。

图1

该系统制冷机组,为岭澳核电站AL厂房提供7℃冷冻水。AL厂房是电厂化学实验楼,主要用于RRI(设备冷却水系统)、SEC(核岛重要循环水系统)的水样监测及电厂废固、废液的分析所用。一旦制冷机因故障而无法提供足够的冷源,将会使厂房内许多监测系统误差增大,甚至无法启用,从而造成RRI、SEC水源无法使用,导致核反应堆降功率,直至停堆,所以该制冷机对电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活塞机输气量的调节及卸载原理

2.1输气量的调节

活塞式压缩机制冷量的大小与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当外界条件或被冷却对象的负荷发生变化时,为了既保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又要实现经济运行,就必须调节压缩机的输气量(即制冷量),使其和当时外界条件或冷负荷相适应,制冷压缩机输气量的调节有以下方法:

(1)、压缩机间歇运行

(2)、变速调节输气量

(3)、顶开吸气阀调节输气量(本文压缩机所采用)

2.2卸载原理

加载时,卸载电磁阀得电,油活塞底部的高压油从卸载电磁阀旁通至曲轴箱,这时,油活塞内的弹簧力大于活塞推力,推动卸载齿轮(见图2),移动环下降,这时顶杆借助弹簧力的的作用下移至回气端面的凹槽内,顶杆的顶端脱离吸气阀片,这时阀片即落在气缸吸气端面的阀线上,吸气阀片按制冷压缩机活塞的运动启闭,从而处于工作状态。

卸载时,卸载电磁阀失电,油压通过电磁阀推动油活塞,油活塞上的推杆前进,使活塞复位,油活塞上的推杆后移带动卸载齿轮转动(见图2),移动环上升,使吸气阀片被顶开,这样不论压缩机活塞如何运动,吸气阀都是打开的,使该气缸处于“卸载状态”,制冷量也随之减少,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图2

3、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在2004年5月10日,运行人员巡检发现LODWN-001-GF制冷机缸头温度过高报警,到现场查看后,发现第三列压缩机缸内有敲击声,且高压压力波动很大。运行人员当即关掉第三列压缩机。经解体检查,发现此压缩机有四个回气阀片击碎,气缸及活塞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该压缩机为8缸压缩机,其中6个缸为卸载缸,分两级卸载,一级卸载两个缸,二级卸载四个缸。自03年起,该系列压缩机发生多次因吸气阀片打碎,造成活塞、气缸及吸、排气阀板的严重损坏,且打坏的都是卸载缸,压缩机大致使用时间都在5年左右。

3.2原因分析

3.2.1液击

(1)制冷剂液击

在压缩机运行时液体制冷剂进入气缸,由于液体是不可压缩,被活塞推至顶部,很容易将活塞及阀片击碎。制冷机发生液击的主要原因就是膨胀阀调节不当,从而导致压缩机吸入是未完全蒸发的制冷剂液体。如果是以上原因可通过检测过热度来判断,我们通过查看巡检人员对此台制冷机近些天的巡检记录,得出此制冷机的过热度在4-7度之间。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制冷剂液击的可能性。

(2)油击

油击主要由于压缩机加油过多、或活塞油环失效,引起气缸壁的油无法及时刮回至曲轴箱,被活塞推至顶部,即产生油击。我们检查压缩机的油位在1/2处,再检查油加热器工作正常,查看近期巡检表,曲轴箱温度一直保持在55-60度之间,拆开压缩机气缸盖,用塞尺检查活塞油环间隙正常。所以也基本可以排除油击的可能性。

3.2.2阀片材质差

此压缩机所使用的环状阀片是压缩机阀片常采用的合金钢所制成的,且从以往解体来看阀片并无大的磨损,所以基本也可以排除阀片材质差的可能性。

3.2.3气缸余隙过小

一旦气缸余隙过小,活塞定会撞击阀板,造成活塞、阀板及阀片的损坏。这种情况多数是在检修压缩机时没有注意测量,使余隙太小。但目前此压缩机在上次中修中所测的气缸余隙都在允许公差范围内。在打阀片之前巡检制冷机也未发生过气缸敲击声。所以这种可能性也可基本排除。

3.2.4卸载顶杆磨损

该压缩机使用的刚性环状阀片,卸载机构为油压直接顶开机构。拆下所有的卸载缸缸盖,检查发现各缸的8个卸载顶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损,用深度游标尺测得顶杆间最大高差有0.5mm,将阀片放在顶杆上,可看出阀片有轻微倾斜,偏位。倘若在动态的情况下,压缩机卸载,顶杆起升,一旦偏位并与高速运动的活塞接触,肯定会将阀片击碎。由以上状况,大概推断为是由于卸载顶杆磨损而导致吸气阀片打坏。

4、改进方案

4.1改进结构

经仔细研究,决定改造卸载顶杆,将顶杆改为顶块,卸载时以增加其与阀片的接触面积,使压缩机卸载时阀片更加平稳,另外其接触面积增大,也会减少顶块的局部受力,同样也会减少其磨损情况。

4.2顶块的加工

拆下缸套,将缸套四周环形回气孔加长4mm,按其1/3尺寸加工顶块,顶块高度与顶杆高度一致,并将顶块做成∏形,将中间挖空,以增大吸气通道面积,减少吸气阻力,并将其与卸载移动环焊接在一起,可避免卸载时,顶块与移动环之间的传动间隙,使其运行更加平稳、可靠。

5、机械装配

拆除原卸载顶杆,将已加工好的顶块连同移动环一起装入缸套,依次装好8个气缸后,在一级卸载电磁阀出口通入1BAR的干燥氮气,油活塞立即运作并推动缸套外齿轮,卸载环下落,顶块也随之下落,直至顶块低于缸套回气端面0.2mm(此时是处于加载状态),1级卸载的两个卸载缸都加载正常。按以上方法对2级卸载电磁阀出口通入1BAR的氮气,2级卸载的四个缸也加载正常。在各气缸放入铅丝,外径千分尺测铅丝厚度得出各气缸余隙,各气缸余隙均合格。回装阀板及缸头盖后,加入冷冻油至2/3油位。

6、试机情况

将压缩机回装到制冷机,抽真空,充入氟利昂,投入油加热器至6小时后,启动制冷机,补加氟利昂直至70KG(采用定量充注),待运行3小时后,测得各温度正常。

其它参数:

表3

各运行参数均正常,也说明顶块的增加,并未对系统造成影响。现此压缩机已运行3000多小时,各缸无机械杂音,缸头温度正常。

7、结束语

目前已对同种类型压缩机卸载顶杆全部进行了改造,运行状况均良好,再未发现打阀片事件。实践证明此次改造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章建民主编.制冷机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

[2]徐德胜邬振耀主编.制冷空调原理与设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2.

[3]缪道平吴业正主编.制冷压缩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4]林梅吴业正主编.压缩机自动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6

大亚湾核电站系统手册.

[5]大亚湾岭澳核电站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

作者简介:崔然,1981年11月,男,汉族,辽宁,大专,研究方向: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