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及护理

陈瑶倪梦婕文利伟

陈瑶倪梦婕文利伟(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隐翅虫皮炎是一种夏秋季节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民间虽然多见,但对于该病的认识极为缺乏,本文讲述了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及护理,加强毒隐翅虫皮炎相关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隐翅虫皮炎防治护理

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一种蚁形小飞虫,种类很多,其中有致病作用是毒隐翅虫[1]。毒隐翅虫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以南方多见,中国发现的毒隐翅虫主要是梭毒隐翅虫、青翅蚁形隐虫、黑足蚁形隐翅虫。毒隐翅虫形似蚁形甲虫,体长一般约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活动规律,白天栖居于杂草林间或者石下,而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毒隐翅虫常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一种含有强酸性(pH1~2)毒汁的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本病往往好发在暴露部位,主要表现开始仅为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随后红斑呈风团、火把或不规则状,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或脓疱,皮损中央呈灰褐色坏死,自觉灼痛感、瘙痒较为明显。常因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少数可继发发热、头痛、恶心、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病程约1-2周,皮损消褪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民间常认为此病是隐翅虫叮咬后所起的毒性反应,其实不然,多自行使用外擦雄黄酒、蛇虫药酒,外敷中草药等起所谓“以毒攻毒”的治疗,这样易加重炎症反应,或伴发感染,延误病情。

1疾病预防

1.1搞好环境、居室卫生,保持室内干燥,杜绝昆虫滋生。

1.2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

1.3夏秋季夜间关好门窗,减少照明间及照明亮度,防虫入室,使用蚊帐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

1.4若发现隐翅虫切不可用手拍打或挤捏,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

1.5有关部门需加强毒隐翅虫皮炎相关知识的宣传。

2临床治疗

2.1简单处理:发病后应立即用碱性肥皂液清洗冲洗5-10分钟,以中和毒素,减少残留酸性体液减轻继发炎症反应。

2.2酌情可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片10mgqd1-2周,静滴钙剂、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片15-20mgqd3-5天,伴发感染者可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控制感染。

2.3中药治疗,请中医科医师会诊,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为主。

2.4根据病损性质,酌选外用药物(详见以下皮损护理)。

3护理措施

3.1注意休息,适度锻炼,一般不鼓励卧床,但发热、全身不适者需卧床休息。

3.2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牛羊狗肉等,如有化妆品过敏者需慎用化妆品。

3.3皮肤护理:剪短指甲,勿要搔抓,避免毒液被扩散或播散到他处皮肤引起炎症反应或引发感染,勿用肥皂、沐浴露、热水烫洗。内衣需柔软,棉质,减少摩擦。衣被床单被污染后需立即更换,保持皮肤清洁。

3.4皮损护理:急性期水疱少或无糜烂者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水疱大、疱液多未破者,可用注射器抽出疱液,然后3%硼酸溶液、5%碳酸氢钠液等湿敷15-20分钟,2-3次/日;水疱破溃、糜烂者可3%3%硼酸溶液、5%碳酸氢钠液等湿敷15-20分钟,2-3次/日,伴发感染者可5%聚维酮碘液、碘伏、过氧化氢液等外擦。亚急性期可用氧化锌软膏、糖皮质激素类乳剂如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伴感染可用夫西地酸乳膏、百多帮等外擦。慢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类乳剂、尿素软膏、3%水杨酸软膏。局限性慢性期苔藓较厚病损可用糖皮质激素病损内注射;顽固不愈者可用同位素90Sr照射。

3.5疼痛护理:一般疼痛能忍受,无需镇痛剂,如疼痛较为剧烈,遵医嘱给镇痛剂如美洛昔康片、布洛芬片等。

3.6发热护理:体温超过38℃者可物理降温,遵医嘱给退热剂,口服布洛芬片等或肌注安痛定针。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服与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7瘙痒护理:一般局部瘙痒较为剧烈,可影响夜间睡眠,告知患者避免搔抓,遵遗嘱可给予酮替芬片1mg或赛庚啶片2mg睡前半小时服用,外擦炉甘石洗剂等止痒。

3.8眼睛护理:部分皮损位于眼周,炎症可波及睑结膜,引起红肿充血,需请眼科会诊,遵遗嘱给予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滴眼液。

3.9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酌情予支持疗法,可给予能量合剂等。

3.10病情观察:观察皮损情况、监测体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及一般情况等。

3.11健康教育:出院后近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受凉,适度锻炼;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牛羊狗肉等,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水疱干涸结痂后待自行脱落,切勿撕扯;门诊随访,如病情变化须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