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谈中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孟宪国

河南省舞阳县第一实验中学孟宪国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自尊心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它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正确荣辱观的确立,也关系到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因此,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尊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尊心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长发育和心理方面的逐渐成熟,对自我的关注会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得到高度发展,当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受到别人敬重的时候,自己就会给予自己积极的评价,形成相应的态度体验,这种对个人值得尊重的程度和重要性所做的评价就是自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自尊心的形成,既和社会对他的评价有关,又和个人取得的成绩有关,也就是说,既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受自身条件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尊心呢?

一、从家庭教育做起,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尊心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是他们生活的基本环境,父母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及言行举止都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从父母的教育方式来看,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于严厉,父母对子女的一举一动严加限制,横加干涉甚至以打骂来对待,在这种态度下,孩子会产生恐惧心理,往往以说谎来自卫,失去自尊心。另一种是过于放任,父母对子女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约束,这样易导致孩子养成自私、放纵的行为习惯,同样无法培养孩子的自尊。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子女,对子女的正当行为要支持,不正当的行为要批评或禁止,这样,子女会形成对人热情、自尊而又尊重他人的性格。其次,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自尊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因为父母是孩子可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的道德高尚,懂得自尊自重,孩子就会受到正面的影响,自尊意识发展。反之,如果父母的行为卑琐,道德水平低下,子女就会受到负面影响,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自尊心。所以,为父母者,要严以律已,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对子女自尊心的培养大有益处。

二、从学校教育做起,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尊心

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均衡,他们还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很难对自己做出全面确切的评价,常常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下结论,这样就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一时的成功会使他们认为自己非常优秀而沾沾自喜,偶然的失败又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而自卑沮丧,所以,在他们面临新的追求时,常常会感到困惑,自尊心理出现波动。而对于新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跨进中学的大门,在生理发育上进入了青春期初期,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及自身成长的一系列变化,他们在面临种种新的问题、新的考验时,自尊心理更是波动强烈,应该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是作为教师,要正确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地看待自我的成长变化,与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互助、积极向上的同伴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新的自尊立足点。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愿望,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有时,教师一句不当的批评,可能会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而一句温暖的、善意的鼓励又会使一个学生找到自尊,并长时间的受到鼓舞。还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学校的一些激励学生的措施却会产生伤害学生自尊的结果。例如:在许多学校有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按考试成绩的高低给学生排名次,并按名次的高低给学生排座位,大家对这种做法司空见惯,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恰当,殊不知这种做法在无意中伤害了许多孩子的心灵。我们可以做如下假设:假如我们就是班里的最后一名或两名学生,考试成绩按名次高低被写在大字报上,张贴在校园里或教室内,并且自己的座位被老师按名次排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试想一下,我们这时还会有良好的自尊心理吗?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以尊重学生为中心,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形成自尊向上的积极心理。

三、教育中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由于遗传、性格、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素质存在很大差异,同样的一件挫折,不同学生在心理上的感受与承受力会有很大不同,有的学生会把挫折化为前进的动力或者能够自我排解,有的学生却会因此一蹶不振,进而影响自尊心的发展,虽然家庭、学校、父母、教师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自尊,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青少年自己,因为说到底自尊是个人的评价和体验,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使别人评价再高,其自尊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败得失。对于这些得失,要能心平气和地做分析,一方面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把这些缺点和不足扩大化。同时还要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人都有困厄的时候,那些历史上的名人、伟人更是如此,他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打击和失败,但他们凭着顽强的自信,一次次从失败中奋起,直至最后成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完全不必为暂时的困难去犹豫,甚至退缩,应坚信自己,努力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设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抱负,珍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

综上所言,中学生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努力帮助他们,正确引导他们,真正尊重他们,作为中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尊水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永远拥有自尊这道生命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