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血钾症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血钾症的影响因素

朱宝敏

朱宝敏(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输血科276003)

【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清钾的变化和输血后高血钾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大量输血组,选择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分析输血前后血钾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清钾水平无明变化,但术后12小时内大量输血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非输血组的血钾水平,而12h后两组高血钾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钾(OR=2.83,P=0.038)和术后低pH值(OR=0.029,P=0.021)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并不是导致高钾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输血前后的血钾变化应及时监测,出现高血钾要及时纠正。

【关键词】大量输血高血钾

大量输血是指一次输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到1.5倍,或1小时内输血大于1/2的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大于1.5ml/(kg.min24h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患者全部血量或数小时内输注血量超过4000ml[1]。适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或者手术引起的快速大量出血是大量输血的指征。现将我院80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80例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的患者,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岁—71岁;急性出血性疾病输血患者24例、严重创伤40例、颅脑外伤16例,全身多发创伤骨折5例,出血量在3000ml-6000ml,平均输血速度为1500-3500ml/h。

2方法

立即给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为输血专用通路,必须用输血器输入,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失血量大的患者,采用加压快速输血法快速输入,并在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采取动脉血和对侧肢体静脉血,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电解质指标。

3结果

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2h内大量输血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非输血组(P=0.025)。而12h后两组高血钾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钾(OR=2.83,P=0.038)和术后低pH值(OR=0.029,P=0.021)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明显相关性。

4讨论

大量快速输血在肝肾功能不全、低温、休克等情况下,可致体内枸橼酸酸积聚而中毒。我们常规每输血1000ml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应除外心脏病史、洋地黄用药史),未发现并发枸橼酸中毒者。患者表现为围术期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对本症重在预防,即尽可能使用新鲜血,使用滤网孔径较小的输血器及使用皮质激素进行预防等。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心脏超负荷所致,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2]。另外大量快速输血致部分凝血因子被稀释,以及库存血内不稳定凝血因子被破坏也可导致出血倾向[3]。

钾离子紊乱可发生高血钾也可以是低血钾,高血钾的原因是大量输入库存血,理论上有血钾增高的可能,但临床上由于机体的代谢很少发生高血钾,除非输血速度超过100-150毫升/分钟,超过机体的代偿极限。这个速度正常输血一般是很难达到的,除非使用加压输血器,如果是这样就要注意发生高血钾的可能,否则发生高血钾的可能性较小。通常情况下发生低血钾的原因是这样的,一般需要大量输血的病人都存在休克状态,有休克的病人体内的醛固酮、抗利尿及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钾离子排除增加,如果无肾功能不全,那么就容易发生低血钾。

同样酸碱平衡紊乱不论是代谢性酸中毒还是代谢性碱中毒在大量输血时都有可能发发生。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抗凝剂枸橼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可转化为碳酸氢钠,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大量输入库存血,库存血由于血钾增高可发生细胞内外的氢钾交换使血浆呈酸性,所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输入库存血可发生代谢性的酸中毒,不过这种酸中毒是一过性的,如果机体代偿能力良好可迅速纠正。

综上所述非挤压伤患者大量输血并不是导致高钾血症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同样需要动态监测输血前后的血钾变化。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

[2]张波,张少玲.大失血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64.

[3]程素芬.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7):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