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娜

南昌普瑞眼科医院江西南昌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眼底病患者,对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等指标变化。结果:RVO患者治疗有效率94.7%,DR有效率90%,CSC有效率85.7%,CNV有效率87.5%,比较P>0.05。眼底病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增加,眼压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患者未发生眼压长期增加、新生血管增生、视网膜脱离、出血、视网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

【关键词】玻璃体腔;Avastin;眼底病

眼底病是影响患者眼睛健康的眼科常见疾病,疾病、用药不合理、年龄等因素均会引起眼底病的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是常见眼底病[1]。眼底病会严重损害患者视力健康,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不及时处理则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健康用眼。临床实践中眼底病治疗方法较多,如病因治疗、激光治疗、激素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等,但效果各有优缺点。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的应用,安全有效,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就分析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5例眼底病患者,105只眼;男62例,女4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7±7.5)岁;其中RVO38例,DR30例,CSC21例,CNV16例;患者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确诊;排除眼部恶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105例眼底病患者临床治疗均选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患者治疗前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聚维酮碘原液滴入结膜囊后生理盐水冲洗,奥布比卡因4g/L局部点滴。玻璃体腔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于角膜缘后4mm睫状体平坦部作为进针点,垂直进针刺入玻璃体腔,取1.5mgAvastin注入,注射结束后用棉棒轻轻按压,取点必殊眼膏涂抹于结膜囊,以无菌敷料包扎。对RVO、DR、CNV黄斑部明显水肿患者,取曲安奈德TA0.04mL注射,以此减少渗出、渗漏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术后加强患者随访,叮嘱患者术后积极复查眼压、视力,复查患者眼底情况,行FFA、OCT复查患者出血、新生血管消退、视网膜黄斑水肿消退等症状变化。

1.4效果判定[2]

有效:患者视力较之前增加2格以上,新生血管消失,视网膜水肿、出血吸收,视网膜厚度基本恢复正常,渗漏、渗液吸收;无效: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无变化,无新生血管增生或眼压增加;恶化:患者治疗后眼压升高,视力下降,发生玻璃体出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里相关数据检验处理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内计量资料处理研究取独立配对t,计数资料研究处理取卡方x2检验,当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眼底病治疗效果分析

RVO患者治疗有效率94.7%(36/38),即有效36例,无效2例;DR有效率90%(27/30),即有效27例,无效3例;CSC有效率85.7%(18/21),即有效18例,无效3例;CNV有效率87.5%(14/16),即有效14例,无效2例;患者之间比较,P>0.05。

2.2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比较

眼底病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增加,眼压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并发症

105例患者未发生眼压长期增加、新生血管增生、视网膜脱离、出血、视网膜水肿等并发症。

3讨论

眼底病患者需及时干预处理,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影响患者视功能,严重者致盲,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眼底疾病,尤其是黄斑水肿患者,既往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但治疗效果维持时间短,若患者合并新生血管眼部疾病,曲安奈德治疗无明显效果。相关研究[3]发现,对眼底病患者全身或局部Avastin治疗,能抑制新生血管,减轻血管渗漏,促使新生血管消退,缓解黄斑区视网膜水肿,促使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出血吸收,以此改善患者视力,减轻患者眼压。本组研究中,RVO患者治疗有效率94.7%,DR有效率90%,CSC有效率85.7%,CNV有效率87.5%,比较P>0.05。眼底病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增加,眼压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对RVO、CSC、DR、CNV等眼底病患者采取Avastin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缓解患者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取得显著效果。另外眼底病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后,未发生眼压长期增加、新生血管增生、视网膜脱离、出血、视网膜水肿等并发症,安全性高。

Avastin属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安克隆抗体,是临床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相关性疾病的主要方法。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与VEGF受体结合,且VEGF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水平高,在正常小梁组织中不表达;为此Avastin应用,不会作用于小梁组织,以免小梁组织变化,不会影响房水引流[4]。Avastin通过关闭VEGF受体,避免VEGF受体诱导新生血管生成,进而减轻新生血管生成;且Avastin不会堵塞小梁网,避免对眼压产生影响,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Avastin半衰期为20d,能抑制黄斑水肿,减轻CNV渗出造成的水肿和出血,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减轻,进而提高患者视力,促使患者视力恢复。而采用Avastin注射治疗时,对CRAO倾向患者,应避免使用;另外Avastin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组织代谢,临床应高度重视。总而言之,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视力,减轻患者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菲,陈长征.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后视功能的变化[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1):97-99.

[2]陈燕.眼底病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67-68.

[3]王洪格,田景毅,王金艳.PDT联合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区CNV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9):1009-1011.

[4]许薇琦,钱锦,孙晓东.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重复注射的安全性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