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

张玉川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建筑设计带来较大的冲击,使得建筑设计的方式发生明显的转变。参数化设计成为设计的重要手段,可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办公楼是常见的建筑类型,其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实设计,保障建筑功能,确保办公楼的服务能力。故此,文章结合办公楼案例,展开对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的研究,旨意为办公楼的综合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办公楼的设计效果,保障办公楼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办公楼;建筑设计;参数化

建筑设计是确保建筑功能性与服务性的基础,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合理的展开建筑的设计,故此,需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而大数据时代对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参数化设计等,而且,大数据时代设计的视角也发生明显转变,由传统的单一视角,转变为方向的思维模式,可保障建筑设计的可靠性。故此,文章以办公楼设计为例,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对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展开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分析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成为办公楼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办公楼设计中,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当前办公人员对办公楼的需求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大数据统计,实现对设计方案的考虑,进而保障办公楼的设计更加符合办公的需求,从而使得办公楼的服务性得到增强,可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办公楼服务方式。此外,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设计程序得到显著优化,有效的将设计者从信息采集、处理等繁琐的劳作中释放出来,并保障信息采集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而且,在具体的办公楼设计中,借助专业化设计软件,配合参数化设计、数字化空间等,将设计变为动态与静态结合,综合推动办公楼设计的逼真性,进而为设计优化提供帮助。而且,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可将数字、文字、图形等设计信息进行存储和共享,便于设计的传递和优化,保障设计的合理性。

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更加贴近办公楼内部员工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有效简化设计流程,使得设计中的繁琐流程可由大数据技术支持,并确保设计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减少设计与实际相悖的情况。

2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案例

结合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以一个具体的办公楼案例为例,分析具体的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

2.1案例1

以某一银行办公大楼为例,分析大数据时代办公楼设计。本工程的总用地面积2.7万㎡,设计总建筑面积约20万㎡,其中地容积面积13.5万㎡,具体的设计中,实现一次性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一座42m高的数据中心和动力楼,1座高230m的综合办公楼、3层地下停车场及各功能配套用房。

设计重点及难点,建筑的重点是发挥主导专业作用,在强化强细化设计的同时,注重功能空间划分及管线综合,确保办公楼的功能协调。难点在于相关装修、景观设计等的综合协调,保障办公楼的合理性。

具体设计中还包含节能设计:(1)墙体节能,主要对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进行控制,确保基层和保温板的合理粘结,锚固件的可靠性,并实施现场实验。(2)门窗节能。外门窗框或附框做好填充。(3)屋面节能,保温隔热层敷设和热桥的保温隔热等,并确保符合验收标准。(4)地面节能。主要对地面保温层、防水层、防潮等,保障地面的可靠性。

此外,本工程的设计中,在幕墙设计中,需要注意对风压问题的考虑,确保幕墙的稳定性。再对于消防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先进的防火技术,保障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注意对避难层的设置,保障避难层的功能性与安全性。为保障建筑的美观性,本工程结合玻璃幕墙,其中玻璃幕墙设计中,注意对金属材料的绝缘垫片控制,遵循规定设计钻泄水孔,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保障办公楼的基本美观性和功能性体现。

如果具体的幕墙设计中,择取二维透视平面设计的方式,则会导致玻璃幕墙的设计效果不够理想,无法满足预期的要求。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参数化和数字化的设计方式,可对每一根弯曲的钢梁和玻璃幕墙进行设计,并且能够借助模拟技术,实现对后续办公楼施工过程的模拟,获取较为合理的施工参数,为后续的幕墙、办公楼主体施工提供参考。还可以将数据模拟与室内装饰相结合,便于室内装饰方案的获取。如下图1所示,为本工程的玻璃幕墙设计效果图。

图1:玻璃幕墙效果图

为进一步保障办公楼的设计效果,针对银行办公楼的设计中,注意对设计的深化,从重点细部入手,突出工艺水平和施工质量。重点细部是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尤其是装饰的边、角和口等位置,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些细部位置进行处置,必然影响设计效果。故此,重视对边、角、口等的处置,确保装饰效果,保障银行办公楼的服务能力。

2.2案例2

大数据技术参数化设计中,不仅可以单纯的用于建筑结构设计,还以用于办公楼设计及其室内装饰等领域。以某一酒店为例,分析具体的大数据时代的办公楼设计。总占地面积39960㎡,总建筑面积39729.8㎡,其中室外连廊369.5㎡,总建筑密度38.4%,计算容积率面积34713㎡,总容积率1.16,绿地率49.5%。现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具体的大数据时代办公楼设计。

由于本工程为酒店办公楼,在具体的酒店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办公楼的服务性能,确保办公楼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从而保障良好的经济性。故此,在具体的办公楼设计中,本工程引入基于聚类算法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办公楼相关信息的采集,并实现的对信息的整理,最终展开筛选,从而确认酒店办公楼的设计方向,确保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从而综合提升办公楼的服务性能。结合当地特征,择取当地文化,融入人文

精神、功夫茶、音乐等,使得人文精神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落实低碳环保。如下图2所示,为具体的办公楼设计风格。

图2:办公楼会议室效果图

为保障后版功能设计和规避建设问题,本工程结合BIM技术,展开对办公楼的设计,并且由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减少办公楼建设过程中结构碰撞问题,从而有效的推动成本节约,后续施工效率的提升,确保办公楼的服务水平。借助BIM技术的5D模拟,能够实现对设计的优化与改进,避免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BIM技术可以为设计共享、设计评价等提供帮助,使得设计者能够更加有效的设计进行沟通与交流,为办公楼的合理设计提供帮助,并保障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从而有效的推动酒店的效益。

3讨论

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情况,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了解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手段,数字化、参数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的质量提升。再结合2个不同类型的办公楼设计案例,了解到大数据时代,办公楼的设计更加贴合会议需求,办公需求,为办公提供便利。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合理运用,能进一步研究办公楼需求分析,如数据挖掘技术,可更为有效的分析办公需求,从而积极推动办公楼的服务性能,推动办公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保宁,许传刚."巢"向未来——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建筑设计[J].装饰装修天地,2017(21):23-24.

[2]马辉,刘媛媛.大数据背景下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J].艺术科技,2017,30(7):15-16.

[3]张艺.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信息化办公室建设[J].价值工程,2016,35(19):103-105.

[4]李微微.大数据时代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健康环保标准的界定[J].缤纷,2016(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