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医师的人文修养与情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妇科医师的人文修养与情怀

杨安平

太原理工大学医院(030024)

摘要:临床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铸造具备医师灵魂的良医,为人类文明及科学精神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由此,医者除了应精通医学外,还应感悟更深的艺术与人文修养,妇科疾病繁琐复杂,妇科医师更应如此,在具备缜密临床思维的基础上还可以与患者有效沟通,做到尊师重教。

关键词:妇科医师;人文修养;情怀

人性之美在于人文,这也是人类近千年来文化的荟萃,集合了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精髓。医学学科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蕴含着灿烂的人文理念,由此,妇科良医应体现出严谨的科学精神与高尚的人文修养、情怀。文化思想的腐朽是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我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历史的荡涤,若一个民族丧失了基本的信仰则必然会导致道德的沦丧,若一个医者丧失了信仰则必然会变得冷漠残酷。[1]

医者的灵魂应为仁爱,但并非所有的医者都会对病人充满怜爱之心,由此看出,医者的仁爱教育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仁爱的根源还是仁爱,在人类成长过程中,任何人均离不开亲人与朋友的帮助,这也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根源,由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学会充满感激之心,努力学习工作,慢慢学会对社会负责,我们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感恩教师塑造我们灵魂;感恩医师守护我们的健康。

社会的细胞便是家庭,妇科医师在从医期间应充分重视妇女的社会属性,对患者时刻保持牵挂。比如对于月经过多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前应纠正其重度贫血问题,这种治疗方式已经成为金科玉律,医者甚至习以为常。但实际治疗期间,妇科医生可以轻易让患者暂时不来月经,自然而然的纠正贫血问题,由此看出,医者与患者的牵挂是逐步完善治疗方案的必然因素。

医学的深奥之处在于科学与哲学答案各不相同,长期以来,我们都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模式,认识观念也是非黑即白,但医学并非自然科学,治疗期间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深奥的人文理念,很多问题并非可以采用是非回答,由此必须由哲学层面寻找答案。在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疾病的治疗方案,但面对不同的患者,还需要使用谋略将诊治策略更好的应用于不同的患者。比如面对一个卵巢癌症患者,不同的医生均可以根据病情看似正确的选择腹腔镜手术,但手术效果却可能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医生各自的经验不同,具备丰富腹腔手术技能的医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哲学高于自然科学,医者的哲学思想往往决定着临床治疗的思维模式,恰当的医学治疗往往是妇科医者充分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比如面对围绝经期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指征明确,可以选择全部切除子宫的治疗方案;剔除肌瘤;超声消融治疗方法等,尽管科学问题尚待讨论,但哲学方面的目标确定后,则一定可以找到治愈的方法。[2]

人类文化有赖于文学传播,表达了人们的感受与记忆,文学可以有效弥补人生经历的不足之处,增加我们对社会的体察,在锻炼意志的同时保存我们的记忆。而文学也如春风细雨般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使医者可以在忙碌中获得些许安慰,由此看出,医者需要文学修养与情怀。在临床医学中,医者可以渗透使用绘画、音乐等艺术,充分享受美学的熏陶。妇科医师应在忙于手术的同时培养热爱手术的情怀,同时在治疗期间除了应关注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还应关注患者内心的伤痛,比如疾病治疗可能会导致女性器官的缺失,丧失生育功能,甚至疾病的突然降临也会使整个家庭陷入阴霾之中,此时医者应给予患者及其家人充分的同情与关爱,高度重视病人的精神健康,做到双向防范。

在与妇科患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科学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科学交流属于刚性交流,比如妇科医师面对卵巢癌症患者时往往需要进行术前谈话,而内容往往是手术的负面影响,以及患者的生存期限等,这种以疾病为中心,重专业医学而轻人文医学的谈话会使得患者很容易进入无奈、悲观的情绪之中,缺乏人文教育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医者的治疗行为缺乏人情味。[3]

医患交流属于特殊的行为艺术,医师的语言、表情以及动作均传达着信息,而医学中值得推崇的柔性交流也必然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比如同样面对卵巢癌症患者,医者应告知患者不要自责,多数患者均可以承受手术的床上,且可以顺利度过危险期。若积极治疗,半数患者可以平安度过前五年,通过温暖的安慰使患者获得重生的信心与勇气。

结束语

良好的医患与同事关系时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所在,现代医学团队主要由不同性格特点的医者组成,团队内部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具备合作,为了促进妇科医学的不断进步,医者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从事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从而成就更大、更成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刘华.互联网妇科学院推进分级诊疗构建妇科医师培养体系[J].中国数字医学,2016(08):53.

[2]周桂侠,尹慧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126-128.

[3]凌斌,郎景和.妇科医师的创新思维与人性[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05):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