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速发表为盼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罗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修改稿速发表为盼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罗冰

杨庆锋

河南安阳县第三高级中学杨庆锋

在新课改中,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教师满堂灌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勇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的方法,上升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对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用好教材

新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基础的夯实。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教材更具有开放性。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教参,不敢越教材和教参半步,对教材和教参生搬硬套,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新课程倡导下的数学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教好教材”,而是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用好教材”。即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载体,它特别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加工。使之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应将教材内容:变成关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易于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赋于教材以生命的意义。

教师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成为研究者,要研究怎样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解读与内化,怎样生成问题解决模式或思维模式,怎样有利于学生轻轻松松达标,生动活泼发展,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二、形成开放互动的课堂

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才能,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才和成功。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教师要完全掌控课堂,让整个课堂都互动起来。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深化吸收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同时突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要在“动”字上下功夫,教师可模拟表演、对抗辩论、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要力求做到身动、手动、心动、人人动,使整个课堂都活起来。正真形成一种开放互动的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学中动,在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在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三、学会自主学习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过去我们习惯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现在我们更强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即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摆脱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思考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学习过程要突出“主动探究”四个字。要求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而应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自主学习阶段很重要,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引导好学生,教师不妨借鉴杜朗口中学的经验。

四、重视过程教育

高中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过程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想与个性,把形式结论的过程变成了单调的听讲、记忆、训练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学时不能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定探索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的过程。

五、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单一的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很不相适应。《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整体素质作出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从而真正发挥现代数学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的教育功能。鉴于上述认识,我们应依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智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在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赏识自己的每次进步,评价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其潜能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活动起来,真正使教学体现在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综合评价,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