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护理探讨

夏玉 马英

四川省人民医院 眼科 6131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态、疾病知识、血糖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为(8.53±0.16)分,心理状态评分为(8.56±1.35)分,血糖情况为(9.23±2.01)分,运动情况为(8.65±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2±0.63)分、(6.25±1.03)分、(7.06±0.31)分、(6.89±0.42)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9.34±2.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3±1.05)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眼底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眼底病变;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护理效果

前言: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体内血糖升高,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微血管发生病变,眼底循环功能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引发眼底病变症状。在发病早期对患者的视觉功能影响不大,如果该病症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便会不断恶化,严重情况下会在导致患者失明。因此,在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病初期,应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具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人,通过对患者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均由糖尿病引发的眼底病变并发症,患者病症特点、糖尿病病程等信息基本相同。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各数据间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定期对病 房进行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嘱咐患者按时吃药,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应展开控制血糖护理工作,糖尿病眼底病变其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处理高血糖状态。因此,想要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应将重点放在血糖护理上。按照医嘱为病人进行调制药物,并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向患者讲解药物疗效、服用剂量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为避免患者出现用药事故,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督,尤其是一些需要依靠胰岛素泵来进行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示范,及时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重视。另外,每日对患者血糖进行测量,为确保血糖测量的准确性,应在患者未进食前或饭后2h进行测量,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对药物用量进行适当调整[2]

其次,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于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而言,其长期背负着心理和身体上带来的压力,因疾病造成视力模糊甚至是失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加上对医务人员存在怀疑态度,无法主动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治疗工作,加大了医生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帮助患者寻找更多发泄情绪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于患者交谈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话题,例如:询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患者做些小游戏等,以此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维持好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能够用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需要对患者眼部进行护理,每日检查患者病情状况,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进行分析,协助主治医生,开展针对性治疗手段,定期对患者眼部进行清洁与护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科学安排用眼时间,避免因眼部疲劳过度引发其它并发症。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进行控制,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低糖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定期对患者的肾功能、心电图以及神经系统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眼部恢复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心理状态、血糖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在t、x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为(8.53±0.16)分,心理状态评分为(8.56±1.35)分,血糖情况为(9.23±2.01)分,运动情况为(8.65±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2±0.63)分、(6.25±1.03)分、(7.06±0.31)分、(6.89±0.42)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x±s

组别

疾病知识

心理状态

血糖情况

运动情况

观察组(n=33)

8.53±0.16

8.56±1.35

9.23±2.01

8.65±1.23

对照组(n=33)

7.52±0.63

6.25±1.03

7.06±0.31

6.89±0.42

2.2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9.34±2.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3±1.05)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生的概率也在逐渐升高,据统计,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几率高达54%。如果该病症不能得到及时医治,很容易造成患者失明,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糖尿病眼底病变临床治疗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护理人员除了要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应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的血糖、血压值进行测量,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

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为(8.53±0.16)分,心理状态评分为()8.56±1.35)分,血糖情况为(9.23±2.01)分,运动情况为(8.65±1.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综合性护理模式下,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心理状态良好,血糖变化得到有效控制,在护理人员运动指导下,每日开展活动练习,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这种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涵锋,黄翠婷.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的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8:1-2.

[2]黄金义,杨志钢.探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03:169-170.

[3]杨磊,李宁.探讨糖尿病眼底出血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