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作用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作用及效果研究

孙鹤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100043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感染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尿素、尿酸、肌酐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钠、血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危重症感染;肾功能;电解质水平

患者罹患重症肾病后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力退化,容易出现感染症状,其中又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对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带来不利影响,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可能因感染加重直接死亡[1]。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40例危重症感染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并对其采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危重症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重症感染,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8.5±4.6)岁。

1.2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病毒、抗菌及抗支原体治疗;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对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用量进行调整;如患者体温超过38.5℃,采取药物治疗仍无无法改善发热和呼吸困难症状,则需采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先对患者电解质进行检测,对K+浓度进行调整,并借助输入低分子肝素实现抗凝治疗,置换量为3000~4000 mL/小时,流量为250~300 mL/分钟,治疗时间为12~24h/次。将NaHCO3(5%)输入到患者静脉通路中,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动态呼吸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尿素、尿酸、肌酐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钠、血钾水平[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尿素(11.53±3.05)mmol/L,肌酐(205.52±31.56)umol/L,尿酸(305.75±39.78)umol/L,血钠(142.53±7.73)umol/L,血钾(4.93±1.25)umol/L;治疗后,尿素(5.01±1.64)mmol/L,肌酐(114.63±21.56)umol/L,尿酸(253.72±32.43)umol/L,血钠(134.21±5.87)umol/L,血钾(3.85±0.56)umol/L;治疗后,患者尿素、尿酸、肌酐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钠、血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危重感染情况,且多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其发生率在肾病患者中占13%~70%比例,主要因患者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随着药物使用时间延长,严重损害患者免疫功能,容易遭到支原体、真菌、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出现感染情况。感染后患者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均出现异常,机体中炎性反应较为严重,因此,加强肾病患者术后抗感染治疗、将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快速清除,使患者呼吸保持顺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3]。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对患者体内水分、溶质、毒素、炎症反应介质进行快速清除,通过血液滤过作用,同样对透析膜、肺间质内液体中炎性物质具有清除作用,可改善患者血管中炎症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将血流动力学维持到平稳状态,同时,对酸碱和电解质平衡进行纠正,能有效减少死亡率[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0例危重症感染患者采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尿素、尿酸、肌酐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钠、血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肾病患者术后并发危重感染者中,临床可采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以改善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继锋,李文强,徐鹏等.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49-651,654.

[2] 潘庆枚.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用于危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33):72-73.

[3] 李元忠,安丽丽.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如何做到适宜的抗凝治疗[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7,3(3):214-219.

[4] 王松岚,毛永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模式的选择和液体平衡目标的设定[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4):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