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多元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倪静

西安市东方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行多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7级的108名精神科实习护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两个班级的护生分别为54名,根据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多元化组和单一组。多元化组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单一组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比多元化组和传单一组的考核成绩评分以及各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结果多元化组的考核成绩评分(91.2±4.6)分明显高于单一组(85.6±5.7)分,多元化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学习合作能力评分以及信息能力评分均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科护生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多元教学法;精神科护理;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作为基础,导致教学过于机械和被动,伴随医学的发展,强调临床医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知识具备层次性和明确性,进而更加利于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记忆,特别是对于精神科而言,基础知识有效而又系统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会降低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之精神科疾病的有关知识过于抽象和枯燥,护生将会出现倦怠情绪。因此,为了能够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则需要结合护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指导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和操作,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级的108名精神科实习护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两个班级的护生分别为54名,根据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多元化组和单一组。全部为女性,多元化组年龄在18到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24±1.14)岁;单一组年龄在18到20岁之间,平均年龄(19.05±1.07)岁。两组护生的基线资料经过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多元化组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精神科护理的职业要求,结合教材大纲,制定授课计划,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具体分类以及护理工作的要求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期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护生播放图片以及视频,进而更加利于护生的直观理解和认识,使得护生更加快速而又准备的获取知识内容;其次,对于常见精神障碍以及精神病症状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等患者的护理,需要结合大纲内容,收集精神科疾病的有关资料,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案例。授课前,向学生展示案例内容,进而将护生带入到特定的情节当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其次,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介绍,则需要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护生观看有关影片,护生可以根据观察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并且其身边朋友和家人如何给予帮助和理解等,使得护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最后,由老师设定典型病例,如:神经衰弱、抑郁等疾病,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角色和情境,根据需求分配护生角色,学生需要自行查找资料和文献,并按照老师的设计模拟现场进行演示,观看的护生可以提出问题和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的模拟训练,更加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真实的临床工作。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首先带教老师可以选择典型病例,为护生讲解,分析;对各类护理工作进行示范,对于需要注意的地方重点强调,并且回答护生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护生在一旁仔细听讲和记录。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老师可以指导进行简单的操作,并且及时指出护生的不足和错误。

单一组行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教材内容开展常规的教学活动。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多元化组和单一组的考核成绩评分以及各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皆由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值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多元化组和单一组的考核成绩

多元化组的考核成绩评分(91.2±4.6)分明显高于单一组(85.6±5.7)分,T值=5.618,P值=0.0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多元化组和单一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

多元化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学习合作能力评分以及信息能力评分均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多元化组和单一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对[5dd4ea555d038_html_8465dc351fdf7ebd.gif±s) 分]

分组

例数

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合作能力

信息能力评分

自主学习能力总分

多元化组

54

33.36±3.95

22.84±2.36

35.82±3.46

91.86±5.99

单一组

54

28.25±4.05

17.53±3.43

30.11±3.04

78.55±3.84

T值

- -

6.638

9.372

9.110

13.746

P值

-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伴随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日益完善,其具有多科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涵盖了哲学、基础医学、心理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内容,理论学习以及内容描述的难度较高。加之各大高职院校的课程学时相对较少,教学资源十分有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近几年来,针对精神科护理内容的特点,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将比较抽象而又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更加利于拓展学生的临床角色,在整个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护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行为活动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此同时,在进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护生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接触临床工作,进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互相结合,便于更好的利用到临床当中。此外,通过播放有关精神科疾病的电教片,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3]。本次大量的分析得出:多元化组的考核成绩评分(91.2±4.6)分明显高于单一组(85.6±5.7)分,多元化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学习合作能力评分以及信息能力评分均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通过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行多元化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多元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提高精神科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许文华,刘伟,王绮,宗义君,沈永青. 应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意义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0):35-37.

[2]谢婷婷,任云丽,黄显兰. Seminar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9):181+183.

[3]焦娜娜,奉丽敏,谢婷婷,吴琼,胡晓梅,彭燕. Seminar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