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改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改进分析

张云林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 250000

[摘要] 为了尽可能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服务水平,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期间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函待解决。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对其发展提出部分改进措施。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质量;现状;改进分析

当前,我国在医学科学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快速发展,抓紧完善临床医师培养被提上日程,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加强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住院医师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最底层的服务群体,其服务水平的好坏和医疗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而住院规培恰好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平台,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2]。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分析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1.1各培训基地条件参差不齐,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受地域影响,我国培训基地软件、硬件实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从而导致各基地培训出的医师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并不能为医疗机构赢得经济效益,而且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而导致部分培训基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3]

1.2规培生待遇落实不到位

医学生的成才时间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要长很多,而且毕业后正是人生的关键节点,经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较大,在培训期间如果待遇落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学员对培训工作认可度低,降低其对培训的积极性。虽然我国明确规定了规培生的待遇,但和高负荷量的临床任务以及日益增长的物价相比,待遇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抵触情绪,降低了培训积极性和培训效果,而且很多规培医师因食宿问题,并不能保证及时到达临床一线,从而也不能有效落实住院医师24h负责制,临床实践机会相对较少[4]

1.3科室带教工作制度不完善,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学员在临床科室培训时,带教老师的遴选多由科室根据组间人员配置情况确定,而且学员作为劳动的主力,往往被分配到成员较少的一组,因此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带教老师对规培工作认识不足,指导学员做一些和实习生一样的基础性工作,导致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对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员不能全面规范掌握疾病诊疗流程[5]。规培医师考核应包括多方面内容,要全面客观的评价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及时发现学员的不足,让学员不断自我完善,提高培训效果。

1.4基地培训经费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规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费是由国家、社会和培训医院共同承担,但目前绝大多数的资金由规培医院自己投入,并且随着培训要求的提高,严重超过了规培医院的实际承受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培工作进一步发展。

1.5规培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是临床技能的培养,很多培训基地忽视了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训。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将医师培养成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学术型临床医师,二者缺一不可。

2改进措施探讨

2.1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医师培训新体系

要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相关要求,制定统一、详尽的培训基地准入标准,统一培训体系,培训模式、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等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对不按要求实施的基地要予以警告和处罚,严重者可取消其培训基地资格[6]

2.2改善培训医师待遇,提高其培训积极性

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医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减轻培训基地经济负担。培训医师承担了培训基地大量的临床一线工作,基地应给予相应的奖金和补贴,切实保证待遇能和同类医师同工同酬,而不是仅作为招生工作的宣传。同时还要监督和评估规培医师待遇落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年轻医师对规培制度的认可,积极全身心的投入到规培工作中,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带教老师在培训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因此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学历、职称、临床经验以及医德医风等。科室要认真讨论和推荐带教老师人选,由医院统一审核和筛选,确定最佳带教人员,未经医院审核的临床医师不具备带教资格。审核通过的带教老师要接受相应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培训计划及内容、带教技巧等,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要拟定严格的考核细则和标准,考核时要客观、公平和公正。考核成绩要和带教老师业绩相联系,提高带教老师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保证培训质量。

2.4做好培训医师的医学人文教育

培训基地要定期组织培训医师参加各种人文医学培训课程,帮助培训医师建立正确的人文理念,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带教老师在带教期间,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不断的为培训医师灌输医患沟通技巧。

2.5重视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规培基地要定期组织科研讲座和培训,为培训医师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设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培训医师不断钻研和创新。同时带教老师带教期间也要不断培养学员的科研意识,鼓励和引导学员思考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题申请、文字发表与修改等方面予以一定支持和帮助。

总之,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要求各部门间相互配合,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小楠,李世杰,王科峰,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泌尿外科带教方法的思考与改进[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8):144-145.

[2]张小东,胡小鹏,蒋宇光.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泌尿外科教学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6,17(8):80-82.

[3]常舒雅,姚华,秦洁,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现况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2): 61-63.

[4]许剑,魏周阳,陈兴无,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 (2): 321-324.

[5]李秋燕,肖龙华,刘华林,等.对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分析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5):374-376.

[6]刘小艳,黄海.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