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康蓉廷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所在科室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2.5±2.4)分、(41.6±2.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时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消化内科

前言

消化内科是医院十分重要的一个科室,其涉及到的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要求比较高[1]。人性化护理方式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其要求在护理工作中,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本次研究中,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1-12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女分别为26例、14例;最低/高年龄分别为36岁、68岁,平均年龄为(52.3±2.5)岁;分析患者学历状况: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12例、17例、11例;对照组40例,男、女分别为25例、15例;最低/高年龄分别为37岁、69岁,平均年龄为(52.8±2.1)岁;分析患者学历状况: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11例、16例、13例。本次研究选取全部对象基线资料相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能比较。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按照规定对患者体征进行全面监护,并引导患者按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深层次沟通,并在沟通中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精神状态,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可以释放出自己的不良心理,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2)饮食干预,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引导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引患者注重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如果是出血严重的患者,则建议其禁止饮食。(3)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对病房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引导患者在睡前用水润喉,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现象,要及时给予患者止咳化痰药物,防止患者咳嗽。(4)睡眠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主动调整作息时间,在治疗期间让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在夜间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避免患者出现夜间出血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夜间巡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步伐缓慢,防止吵醒患者。

1.3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状况进行判定,得分同患者不良情绪呈正相关[2];同时通过我院自制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判定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程度,得分越高证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越高[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用(5dcfbb4387d77_html_67264514f00104da.gif ±s)表达年龄、不良情绪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用n(%)表示性别、学历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按α=0.05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状况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状况(5dcfbb4387d77_html_67264514f00104da.gif ±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3.2±5.4

42.5±2.4

62.5±1.9

41.6±2.0

对照组

63.1±4.8

51.6±3.1

61.8±2.4

51.3±1.8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比

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n(%)]

组别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40例)

1

15

24

39(97.5)

对照组(40例)

9

16

15

31(77.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是当前临床护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具有高效、优质、个性的特深,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纾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4]。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要以患者为核心,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得患者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疾病,并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各项工作,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形成,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2.5±2.4)分、(41.6±2.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1.6±3.1)分、(51.3±1.8)分,P<0.05。证明,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消化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5%、77.5%,相比P<0.05。证明,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亚玲.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0):1738-1740.

[2]汪蔓萍,韩艳芳.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97-99.

[3]田桂荣.小组扁平化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双重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4):2949-2951.

[4]陈莉舒.适护理在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