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县级台农村广播节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22
/ 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全国上上下下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都高度重视,始终认为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强调新闻媒体要强化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广播电视节目更要深入农村,面向农民,及时传播农村经济信息,积极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全国上上下下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都高度重视,始终认为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强调新闻媒体要强化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广播电视节目更要深入农村,面向农民,及时传播农村经济信息,积极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地方电台办好对农节目既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是农民朋友的呼声和愿望。增城市有302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达61.63万,占总人口的68%,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环境、欣赏习惯、购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广播比报纸、电视、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这是因为广播具有收听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等独特优势,在广阔的农村拥有相对广泛的受众。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民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农业,农业也不只是种田,农民的含义也不再只是“庄稼汉”了。现在,全市各地农村的农业也不仅仅是唱“四季歌”,而是奏出了农、牧、渔、副、工商、运输、建筑、服务等齐发展的奏鸣曲,这些都为我们电台的对农宣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一、提高认识,增强对农宣传的全局性和可听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我们当前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那么,对农宣传也应该帮助政府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既能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遍万家农户、又能让农民的现实问题深得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解决。我台早上7:30播出的“情系三农”节目,及时播出增城市政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落实农村各项基本政策。去年我市67245户受旱灾农户得到补贴和救助,资金达507.98万元。还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68.45%。投入9056万元对11914户32416人进行了低保救济。对2459人实行了每人每月100元奖励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情系“三农”的富农、稳农政策,令农民深受鼓舞。对农宣传以及时宣传党委、政府一系列的稳农、富农政策为重点,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农村政策。并以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事件为由头,对当前“三农”热点或亮点进行探讨,并结合农村的实际,深入体察民情,使农村广播的传播内容融入农民的情感,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体现出广播媒体对农民的知冷知暧、贴心关怀和得力指导。立足“三农”、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是办好对农宣传的关键。

二、精心策划,突出对农宣传的服务性和实用性

由于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年龄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听众大多喜欢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广播节目,希望通过收听广播节目对生产或生活有帮助。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往往直接关系到党和农村各个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关系到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台针对农民朋友的收听习惯,推出一些乡土味浓郁、贴近农民群众的“三农”节目,在不同时段,如早上7:30播出的《情系三农》和中午播出的《希望的田野》、《新增城新农村》等节目,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希望的田野》、《新增城新农村》等节目在设置、播出时间的安排、节目内容的选择以及节目制作包装设计等方面,都从农民的角度考虑,做出切合农民实际的安排,与农民的理解水平相适应,同农民的作息时间、收听习惯相符合。《希望的田野》节目设置密切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排难解疑。积极向农村、农民传播各类科技知识和科学信息,推行适合本地农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品种,如“多雨季节荔枝如何保花保果”、“增城迟菜心的科学种植”、“防治禽流感小知识”等与农民朋友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农村广播节目对农民听众更具实用性,让对农宣传真正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

三、明确定位,把握对农宣传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关系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明确定位,把握好节目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如:农产品买难卖难为什么会反复出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为什么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总是较难解决,其症结又在何处?市场经济下城乡之间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工业步伐加快后,对农业应建立什么样的保护措施?还有乡镇企业问题、环保问题、林、牧、渔业问题、保护耕地问题、计生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和村两委换届选举问题等,这些都是我们县级广播电台在宣传中应当特别关注和引导的问题。作为承担对农宣传节目的节目主持人、记者、编辑必须深入农村,贴近群众,不断找出新问题,对准切入点,使对农宣传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作用。



增城电台2008年3月以来,连续推出“一技傍身,农民变市民”、“十大种养能手”、“奔康致富带头人 新任‘村官’访谈”等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从不同侧面生动地介绍了当代农村的深刻变化,展示了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鼓舞了农村干部群众奔小康、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

广播电台的对农宣传,关键是要做到“三心”即“对农业、农村、农民关心、倾心、知心,这样才能让农民朋友对农村广播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增强农村广播节目的生命力,使县级广播电台拥有更广泛的收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