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31
/ 1

  (四)市场机制原则。“天下万事,皆人所为。”在当前人才本身已社会化的环境中,它也应同商品一样,在招工聘用、劳动组合、工资待遇、奖金分配、学习培训等具体表现形式上,顺应市场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给基层信用社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搭建平台,拓宽让优秀人才为信用社服务的空间。

  (五)人性化管理原则。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将人的激励行为定义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员工合理安排工休时间、因人而宜发挥特长提供工作岗位、为职工切实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困难和问题,建立人与人之间知理、尊重、谦让、理解、宽容的平等关系和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六)幽默管理原则。幽默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部分乡镇农村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长期工作在偏远山区的员工,如果不是开会或检查工作,平时很少见上一次面。但如果见面就板起面孔谈工作、说任务,或批评,或指点,难免给人心理压力。若能换一种方式,在轻松幽默,融洽和睦的气氛中给员工传达某种管理思想,使员工在如沐春风,神清气爽,困顿全消中愉快地接受工作,或许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根据基层信用社内部机构设置,为充分发挥各职能组织功能,应建立以下激励机制:

  (一)思想工作机制。思想工作是管理要素之一,应受到重视。要将职工思想工作科学化、程序化纳入基层信用社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习惯,妥善解决员工工作中的困难和思想上的问题,不但支持、表扬工作出色的员工,还要鼓励那些既没有大的过错,也没有创造新纪录,但为维持信用社正常工作运转而做出持续努力的员工。通过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倾听员工的想法,解决信用社的棘手问题求得员工帮助,根据工作需要,采纳职工可用的建议。

  (二)奖惩工作机制。按照真实、慎重,前后一致,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原则,对在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服务质量、节约成本、降低消耗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在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或有突出事迹的,给予奖励。对违反有关纪律、规章制度等违纪行为;因失职而使自己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等责任过失行为,要给予惩罚。

  (三)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是激励人的重要手段。作为基层信用社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的发现和推荐工作,给员工以提拔升迁的机会。在具体的工作中,基层信用社应依据技能考核,熟知职工的知识水平;依据工作业绩,掌握职工的综合工作能力;依据平时表现,评价其道德品格,并逐步实施“荐人不当受责”制度。

  (四)绩效工资机制。理想的工资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人、留住人,而且能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激励员工取得良好的绩效,也使信用社获得更大的利益。为成功实现上述目标,结合目前在工资考核中存在重业务规模、轻效益目标,重计划任务、轻业绩考评及独特优势考评等问题,建议:工资水平的决策要突出效益性。即以基层信用社经营效益确定总体工资水平;工资结构要在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和本单位考勤制度等,结合工作性质、工作质量、岗位承担的责任及工作目标等,合理确定各项目标在工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工资分配决策要坚持科学、公正性。即对工资结构中每一项目制定出能够进行量化和细化考核的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公开、公正考核,对考核结果公布。

  (五)员工权利保护机制。工会是维护职工利益的机构,更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工会组织在激励机制中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随时缓和并解决信用社利益与职工企业利益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培养员工团体意识,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争取荣誉,平等合作;充分发挥保护作用,保护职工各项权益;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信用社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职工之家作用,通过文娱、体育及各种竞赛活动,给员工提供人人平等的轻松环境,减轻职工在紧张工作中形成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