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得环境模拟(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3
/ 3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语语言习得环境模拟的理论依据和任务设计,并结合实例说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环境模拟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习得 学得 表演 讨论 环境模拟 语言运用 创新思维能力

一、任务的提出

由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目前使用的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贴近现代生活, 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教材的设计遵循认识发展规律, 提供了许多启发式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然而受传统模式影响,不少教师仍然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忽视教材所提供的良好的语言素材和生动的语言环境, 一味采用“单向输出”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了片面追求升学分数,课文教学仍以语法为主线,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条条框框和让学生逐词逐句的翻译课文。 教师争时间,抢速度,滥订语法资料, 大搞题海战术, 而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等练习则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教师这样做既浪费了教学资源, 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违背了英语学习规律,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中运用它。教师应充分创造语言运用的各种交际场所,让学生亲历多种语言实践活动, 真正做到在“用”中学英语。通过对传统教法的反思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单元课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即遵循语言习得规律, 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尽量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进行自由表演和讨论,即在实际中操练英语; 将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习得母语是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中,没有谁去强迫他记忆某个词、词组和句型,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教了十几年英语的英语老师讲英语还不如一个幼儿地道、熟练的原因。在外语教学界有一句流行语:幼儿习得母语是外语教师的梦。意思是:外语教学如能达到母语习得的成功率(100%)就好了(王才仁1996)受此启发,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 而课文是很好的习得材料。训练学生将课文改写为表演材料, 然后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 在模拟自然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和学会语言知识. 这种由习得(acquisition)到学得(learning)的环境模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受学生欢迎。这种模式也是我们株洲市四中省课题“改—演—议—查—伸”高中英语分组活动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教。

二、英语习得环境模拟的理论依据

1、教育心理学原理

人的注意力通常由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组成。无意注意往往是没有预定目标、无须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标、还须意志努力的注意。高年级学生主要以有意注意获得知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初始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盎然,但后来随着英语知识的难度增大,不少学生兴趣逐渐衰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改编课文,进行表演和讨论,为学生创设直观的英语习得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无意注意状态中学习,能减轻学生有意注意的烦恼,激发其学习兴趣。

2、 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是获得语言能力的一种过程。人类对于母语的掌握就是这样习得的。语言的本质是交际,交际法的原则是创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使学生以习得的方式掌握英语,体验真实情境下的语言交流。这样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寓乐于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

3、 合作教学理论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互相作用积极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耐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可以互相磋商、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以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心的思想,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性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交往中学会理解、倾听、尊重他人,并通过合作高效率的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体会合作的快慰,更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4、 成功激励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在学生成就动机里,认知内驱力即学习的认知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和副属内驱力与学习成功有关。因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使其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5、 实施习得模拟体验的基本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视察湖南汨罗教育工作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转变观念抓起;要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笔者由此得到启发: 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强化教研教改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倡导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发挥集体智慧,改编课文

这是每堂课开始的重要步骤,学生必须通过预习课文来熟悉课文,进而创造性地使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预习只是熟练单词和句型,助长了学生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整体理解,死记硬背语言知识, 听说读写能力低下。笔者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以课文材料为基础构思短剧。初始时期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学生势必要弄懂故事的背景知识、课文整体框架、 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和态度\以及不同地区的文化知识等等。随着习惯的养成和由于亲身体验参与表演的激情和乐趣产生,学生乐学、善思,主动性得到极大加强。他们课余时间纷纷去图书馆及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将课文中有限的文字丰富起来,将作者言犹未尽的场面体现出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我们的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为活动教学极易造成多数学生观看少数学生表演的尴尬场面,极大地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笔者特别注重学生参与的层面,按学习程度的不同编组布置任务:上等+下等;中等+中等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创新精神。所以我有意将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编成一组,成绩好的能充分发挥知识自主性,并形成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成绩差的能在自然的状态下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从而对知识产生渴望。中等成绩的人编成一组,使他们在感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同时,积极向成绩好的靠拢,形成强烈的竞争观念。

2、 学生同台表演,呈现课文

这一步是学生将协作编写的台词表演出来,作为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表演空间,不要随意打断或强制更改表演内容,要允许学生在交际场合中犯语法错误 ( 学生的语言交流能达意即可)。当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要积极充当导演、助手和参与者,让学生担任主角,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如高二上册的Body language,学生将台词编写得很到位,表演也很出色。成绩好的积极编台词,当主持人,成绩差的自然要弥补五音不全的缺陷,利用身体语言充分表现自己,于是积极查找资料,了解中国清代、澳洲毛利人、法国人、英国人等的见面礼仪。他们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全班同学在观看了表演后,对Body language 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会产生欲望去了解其他国家不同的身体语言,这样无形中他们培养了自己的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他们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新课程标准),培养了爱国精神。由于引导得法,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他们会屡出新招,使一些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如高二下册第23单元的Telephones是一篇说明文,介绍电话机的历史、种类、用途等。按说这样的材料不好编表演,因为它没有情节,很多教师往往选择放弃而再一次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表演激情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再一次触礁。我没有放弃这样的题材,而是采用激将法:“这样的题材恐怕不好表演,是吗?!” ( It won’t act , right ? ) 果然,同学们很不服输,他们很快想出了妙招:准备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电话机(没有物品的用放大的画代替),电话机人手一部,由主持人介绍他们一一出场,然后他们沿街叫卖,一一推介他们电话机的功能,话语诙谐幽默,如:This telephone of mine was commonly used in the period of Jiang Jieshi,and this was used by him himself. The longer history one has, the more valuable it is. You just wind the handle instead of dialing the numbers, which is quite convenient. Besides ,a telephone of this style can decorate your house. Hurry up , or you’ll miss the chance and regret . 然后一些同学上前了解情况和bargain,如:Can I hear people clearly over long distances?Please give me the lowest price for this .场面像一个flock market ,很多学生都参与到购买电话机的行列,我也参与了,只不过bargain一番后又没有买。教师的参与使场面变得更加热烈, 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表演的队伍中。由于演员(卖方)的有意控制和引导,他们的吆喝声与买方一问一答实际上是课文内容的呈现和扩展。生动逼真的场景使得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勾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任务活动需要老师的支持和协调,更需要老师的参与。如学生在演Body language 时,我时而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时而耸耸肩(shrug my shoulders)表示不可理解(如他们在演毛利人时)。我的参与和幽默的表情使学生兴趣倍增,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了,有的临场发挥更多的情节,如有学生临时玩起了游戏:让一个同学背对黑板而立,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成语“Easier said than done”,之后用身体语言进行表演,最后让这位同学猜是何成语。同学们在笑声中不自觉地融入到英语习得氛围中。他们用英语思考, 用英语交际 ,一个个兴趣盎然, 课文不再枯燥,课堂不再乏味, 这为他们学好课文活用语言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