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对话人际功能分析(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0
/ 2
 (二)起始与回应
  人们在交际中必须相互配合,从而使会话顺利进行下去。按照这一说法,当交际一方完成一个话轮时,另一方应对对方的话语作出反应(如用语言应答或用动作表示)。在对话中通常存在毗邻应对,即交际一方发出起始话段,另一方作出反应。对起始话段表示支持的回应为合意回应,表示对抗的则为不合意回应。起始话段的言语功能与应答的言语功能存在以下关系:陈述——认同——反驳;提问——应答接受或拒绝;命令——遵从或不服从。在对话的前两个回合当中,母亲是发话者,母亲不断的用“命令”要求女儿(受话者)告诉她Michael的情况, 女儿一开始对母亲的“命令”(Tell me about Michael.)的并没有作出合意回应,她回避该“命令”(But I'm leaving now, Mom.),母亲穷追不舍,继续用“命令”要求女儿告知信息。这回,母亲语气有所改变,改用带有劝诱意义的“Come on”,同时使用职责意义较高的情态动词“must”, 向女儿强调遵从“命令”必要性(You must tell me everything about him.)。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女儿不得以“服从”(Well, he's very tall and handsome. )此时,女儿的身份由受话者变成发话者,提供关于Michael的信息。母亲间或插入提问发起话题,希望得到自己关心的详情。
  母亲的回应反映出她复杂的心情:“Hmn”表示对信息的认同,“Oh”表示吃惊,异外, “looks like a woman from behind”表示出母亲的反感(不认同),“Ok”是女儿异议后母亲的妥协认同。 听到女儿说Michael能干,母亲由于对Michael形象不认同而产生怀疑:“really?”, 当女儿谈到Michael人品不错时,母亲表示出认同:“fine”。当女儿争取母亲接受Michael时,母亲表现出不确定:“I hope I will.”从简短的言语当中,母亲对女儿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语气
  陈志旗:日常对话人际功能分析功能语法中,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限定成分用be以及其他助动词、情态动词体现。主语在前,限定在后,小句是陈述语气,言语功能为提供信息。限定成分在前,主语在后小句是疑问语气,言语功能为提问。限定成分的功能是对议论命题提供参考点,参考点有两个:一是说话的时间,既时态;二是讲话人的判断,即情态。小句中语气以外其他成分为剩余成分,包括谓体、补语和状语等。情态可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前者涉及的交换物是消息, 后者交换物为货物或劳务。“情态化”指的是从可能性或经常性角度考虑消息的可靠性。“意态化”指的是讲话人对交换最终的成功的自信程度。在表示情态意义时,发话者可根据交际需要选择具有不同把握性的表示情态的语言形式。如前所述,对话中大量女儿对Michael描述的话都是陈述句,所以女儿说话的语气主要为陈述语气。值得一提的是女儿唯一一句含疑问语气的句子:What did you say, Mom?,说发话人(女儿)并不期待听话人(母亲)提供信息,这句话表达了女儿的不满:母亲不该那样评价Michael. (Looks like a woman behind.)。对话中还出现带疑问语气的疑问句:(7)(17)(24),其中(7)和(24)省略句,这部分主要有母亲表述,表达了母亲对女儿交友情况的关心。此外,对话涉及不带语气的祈使句。对话中小句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就连Michael做过的事情,在对话中女儿也使用了现在时,可见在女儿心中,Michael永远能干,人品好,受人欢迎。对话中还出现了将来时:You're going to like him. I'm not going to marry him tomorrow. 前者表达出女儿主观上期待母亲接受Michael,后者是女儿为了安慰母亲,说出自己的近期打算。在母亲的陈述语气表达中,加入了表示情态的语言形式,如You must tell me everything about him. You'd better tell me what he does, honey. 意态化的must表达了高度的职责意义。had better 显示说话人的判断,带有强迫命令,给人有强制性。显示出母亲在女儿面前的威严。
  
  四、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一则普通的日常对话进行分析,对话中人物的语言表达的选择确立了对话双方的人际社会关系,对话双方的身份得到识别,人物的个性、心理得以揭示,验证了“选择就是意义”。正如韩礼德所说的:“A language is interpreted as a system of meanings, accompanied by forms through which the meanings can be realized.”通过上述分析再次证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Thompson, Geoff. 1996/2000.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李慧琴.“大学英语听说广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