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引领 责任实践——我的学习考察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1
/ 2
历时三周的校长提高班的培训,期中包括了考察部分学校,收获颇多,通过学习和考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也解除了自己的不少困惑。对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践、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现就自己的粗浅体会汇报如下:
一、办学理念源于民族需要,根在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教育方针的解读;是对高中教育的指导性政策;也是对现实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高度重视。培训期间,听到了一些优秀学校的介绍,也参观了省实验中学、章丘四中、张家界市一中等学校,虽然各个学校办学的理念陈述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对教育方针的不同表达,同时又结合了学校的丰富内涵,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创立了特色学校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而郑重特色的形成既是对学校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再生,又引领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感悟到:一个学校的领导首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规律行事,在引领和指导学校工作中牢牢把握;其次要积极学习和探讨新形势下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治学理念,而不是跟风追尾,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而努力发展自己的学校特色,才能成为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实践办学理念,为学生发展和民族未来负责,通过提高办学水平来平衡各种社会利益。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是前所未有的:各种教育的新观点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各类教学方法充斥教学领域,各有千秋;各种对教育的评价褒贬不一;课程改革各种各样的经验、模式眼花缭乱,令人无所事从。这一切表明我国的教育理论改革之风已经兴起。这就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做学习的带头者,只有领导的带头学习才能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也要做教研的引领者,只有领导的深入教研,才能带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指导理念,只有领导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团队,发挥团队的作用,省实验中学、五莲中学、济钢高中、章丘四中无不是在这一点上的突出代表。
在国家极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急需创新人才的今天,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对解放以来我国教育传统模式的冲击,这也必然带来新旧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碰撞。我省走在了全国推进教育改革的前列,受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存在上级政策与下级执行力的差异;各地乃至同地市同区县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水平的差异、生源水平的差异;还存在政府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认识程度的差异;学校、家长、社会、学生要求目标的不协调;学生评价机制对于高考来讲几乎是苍白无力。比如:学校不允许节假日上课辅导,反而成就了一个社会的职业,并且其中不乏在职教师,但是这迎合了家长的心愿,危害了学生的成长;再比如:所开设的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科目,一是师资缺乏,二是各校、各专家的报告理解、做法和说法不一,导致执行标准不一,只能摸索前进。
针对上述现象和实际,作为学校的领导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引领者。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思想上坚定不移的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说要站在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来审视课程的改革,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只有领导做到了才能引领全体教职工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深化各该的研究和探索。第二要正确处理学生升学和推进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心得教学思想、方法、理论,进而推动学校的学习研究之风,把着力点放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授课水平上,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纯粹为了学校的面子、迎合家长的眼前愿望,片面追求升学率。坚信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做好铺垫,才是教育之本,才是教育的真正回归。同样坚信在有效地教学改革前提下,学校的升学也就自然的提升,同样也就更加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态度!

以上是通过本次培训和考察的粗浅认识,定有不妥之处,还望给予批评指导。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