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与沈复陈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6-06-16
/ 1
我们现在能读到《浮生六记》,固然应该感谢从苏州冷摊上得到作者手稿的杨引传,但也应感谢杨的妹夫王韬。这位清末的改良主义政论家不仅于光绪三年就为《浮生六记》题跋,肯定此书“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并且还是他介绍给上海申报馆,才得以于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排印出版。否则,不仅我们恐怕读不到,连这本书也许早已湮没无闻。虽然所谓“六记”实际只存四记,杨引传获得手稿时就是“六记已缺其二”、但我很同意俞平伯所说的:“此书虽不全,而今所存者似即其精英。”因为从缺失两篇的篇目《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看,已不是“缠绵衷感,一往情深”的文字了。而《浮生六记》之艺术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笔墨的“缠绵哀感,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