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早期预测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提供临床工具。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收集2021年2—5月于河北省唐山、沧州、承德21所三级、二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创伤患者(训练集556人),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并收集通过文献研究获取的33个影响因素(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依据认知障碍与否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运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方程构建认知障碍预测模型,列线图可视化呈现模型。第三部分,收集2021年8—10月前述21所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创伤患者(验证集260人)作为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前瞻性验证人群,病例组对照组分类同前,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绘制代表模型区分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校准曲线图和模型临床适用度评价模型效能等进行模型内外部验证。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为基底节损伤、损伤程度为重度、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受伤后上肢功能障碍、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显示症状因素中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上肢功能障碍、损伤程度是本模型中影响创伤性脑损伤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贡献较大的因素。预测模型区分度使用ROC曲线下面积的值(area under curve,AUC)显示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分别为R语言分析的0.868和0.885,SPSS分析的0.868和0.901;模型校准度校准后曲线几乎与参考线相重合,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模型临床适用度绘制的两条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高于两条极端曲线,预测TBI认知障碍患者能从预测模型中获益,在Pt为0.1~0.8范围内,在Pt达到约0.1时直至近似1.0复合评价模型均存在净受益率。结论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上肢功能障碍、损伤程度等危险因素是创伤性脑损伤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贡献较大的预测因子,其预测模型的预测作用良好、预测准确性较高、临床适用度较好,可应用于临床诊断。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