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陷胸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陷胸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筛选出小陷胸汤中3味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将选择的靶蛋白名称转化成Uniprot数据库的基因名称;通过GeneG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基因;通过Venn在线软件得到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可视化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制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验证前5名有效成分与前10名核心靶点间的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 R软件进行靶点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得到小陷胸汤38个有效化学成分,187个靶点基因;疾病相关靶点基因511个;获得7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基因;核心靶点涉及AKT1、MMP9、IL1B、EGF等。GO功能分析得出1 095个生物学过程、24个细胞组成、61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发现111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预测了小陷胸汤可通过AKT1、MMP9、IL1B、EGF等多靶点及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复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