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痉挛型偏瘫1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5期
关键词 脑瘫 痉挛型偏瘫 针刺 刺络放血 个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79-01 痉挛型偏瘫是脑性瘫痪中的一型,这型脑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临床症状可见偏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 内收 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 内旋 交叉 膝关节屈曲 剪刀步 尖足 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1。痉挛型偏瘫在中医属于&ldquo 五硬&rdquo 范畴,乃患儿胎元怯弱,先天禀受不足,后天气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久之肢体越发痉挛不利。现阶段的治疗手段主要以综合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肉毒毒素注射等为主。中医疗法也逐渐被应用在此类患者中,并取得不错疗效。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男,19岁,因&ldquo 左侧活动不利19年&rdquo 来我院就诊,当时见其存在刺激性紧张,左上肢肘屈曲 前臂旋前 腕掌屈 拇指内收握拳姿势,步行时左侧骨盆抬高 膝过伸 踝跖屈,头颈常向左侧倾斜,自诉颈部常有抽动疼痛感,夜间尤甚,查体见颈背局部多瘀络,色紫黑,触诊局部肌肉,肌肉僵硬有条索。面色黄,舌紫苔薄白,脉弦紧。诊断为痉挛型偏瘫(左侧),中医辨病辨证为五硬-痰瘀阻滞,治疗原则以化痰去瘀,活血通经为主。 双侧颈部夹脊,左侧上肢肩井 肩髃 肩贞 天宗 曲池 外关 合谷,四风,下肢取血海 足三里 阳陵泉 太冲,采用一次性0.25*0.25mm毫针,常规消毒,根据不同穴位采取直刺或斜刺进针。其中肩井刺法为提捏斜方肌,小幅度提插针刺肩井直到斜方肌跳动,留针 天宗刺法为斜刺进针,注意针刺角度,小幅度提插至天宗周围肌肉跳动,留针。针刺后起针,在颈背瘀络处选取两三个瘀络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在出血处。针刺1天一次,每次留针30min,15天一疗程,刺络放血隔两天行一次,每次控制出血量,期间配合现代康复手段进行康复。第一次放血后,患者诉颈背抽紧感减轻,感觉头面轻松许多。第一疗程结束后,患者诉颈背部抽痛几乎消失,发作次数减少,面色较前红润。后续治疗两疗程,患者肢体功能较首次好转,但脑瘫是长期康复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康复治疗才能达到康复目标,日后仍需密切跟踪该患者情况。 2 讨论 针刺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以化生气血,使之通达肢体,濡养筋脉,配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相关关键词

脑瘫 痉挛型偏瘫 针刺 刺络放血 个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79-01 痉挛型偏瘫是脑性瘫痪中的一型,这型脑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临床症状可见偏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 内收 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 内旋 交叉 膝关节屈曲 剪刀步 尖足 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折刀征和锥体束征等1。痉挛型偏瘫在中医属于&ldquo 五硬&rdquo 范畴,乃患儿胎元怯弱,先天禀受不足,后天气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久之肢体越发痉挛不利。现阶段的治疗手段主要以综合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肉毒毒素注射等为主。中医疗法也逐渐被应用在此类患者中,并取得不错疗效。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男,19岁,因&ldquo 左侧活动不利19年&rdquo 来我院就诊,当时见其存在刺激性紧张,左上肢肘屈曲 前臂旋前 腕掌屈 拇指内收握拳姿势,步行时左侧骨盆抬高 膝过伸 踝跖屈,头颈常向左侧倾斜,自诉颈部常有抽动疼痛感,夜间尤甚,查体见颈背局部多瘀络,色紫黑,触诊局部肌肉,肌肉僵硬有条索。面色黄,舌紫苔薄白,脉弦紧。诊断为痉挛型偏瘫(左侧),中医辨病辨证为五硬-痰瘀阻滞,治疗原则以化痰去瘀,活血通经为主。 双侧颈部夹脊,左侧上肢肩井 肩髃 肩贞 天宗 曲池 外关 合谷,四风,下肢取血海 足三里 阳陵泉 太冲,采用一次性0.25*0.25mm毫针,常规消毒,根据不同穴位采取直刺或斜刺进针。其中肩井刺法为提捏斜方肌,小幅度提插针刺肩井直到斜方肌跳动,留针 天宗刺法为斜刺进针,注意针刺角度,小幅度提插至天宗周围肌肉跳动,留针。针刺后起针,在颈背瘀络处选取两三个瘀络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在出血处。针刺1天一次,每次留针30min,15天一疗程,刺络放血隔两天行一次,每次控制出血量,期间配合现代康复手段进行康复。第一次放血后,患者诉颈背抽紧感减轻,感觉头面轻松许多。第一疗程结束后,患者诉颈背部抽痛几乎消失,发作次数减少,面色较前红润。后续治疗两疗程,患者肢体功能较首次好转,但脑瘫是长期康复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康复治疗才能达到康复目标,日后仍需密切跟踪该患者情况。 2 讨论 针刺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以化生气血,使之通达肢体,濡养筋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