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07年-2010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32例,在出生后48~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测试。结果通过3042例,未通过790例,通过率79.31%,未通过率20.69%;结论出生后48~72小时内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测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检测的婴儿不配合、检测时间、检测者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听力筛查
  • 简介:2009年4月19日在新疆阿图什市阿合奇县(41.1°N,78.3°E)发生了Ms5.5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阿合奇台地倾斜资料、乌什台水管倾斜资料和二氧化碳、巴楚台地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震前异常。趋势异常表现为年变畸变;短临异常表现在矢量加速和减速。

  • 标签: 阿合奇5.5级地震 前兆异常 异常特征
  • 简介: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地形变学科)数字化改造基础工程建设工作于4月上旬完工,近日通过福建省地震局验收。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地形变学科)数字化改造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将厦门地震台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观测基本台。在2000年度,厦门地震台将配备安装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SSY型伸缩仪;DSQ型水管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DZW微伽重力仪和德国生产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DiNi11电子水准仪,目前已签订完成了全部仪器的订购合同并已预付首期合同款。这次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基础工程建设就是为安装地震地形变监测仪器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完成伸缩仪、水管仪

  • 标签: 地震前兆观测 数字化改造 基础工程建设 地震台 地形变 防震减灾
  • 简介:本文总结了射阳MS4.4地震前新沂台地电阻率、短水准资料的变化,认为:(1)在震前,新沂台地电阻率、短水准资料存在较为明显的地震异常;(2)前兆异常变化与预测地震的发震时刻、震级对应性较强。通过数据跟踪,认为造成预测地点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震前对地电阻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认识不足以及对新沂台地电阻率N45°E向资料变化认识不足或错误。如能再结合测震学参数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地点可能更为准确。

  • 标签: 射阳地震 地电阻率 短水准 震群活动 异常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针对日均值地倾斜前兆序列,用斜率差信息法,以河南省修武台为例,进行全时域扫描的实例计算,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提取倾斜台站日均值的短临前兆信息十分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斜率差信息法,地震,前兆异常,干扰异常
  • 简介:摘要: 针对日均值地倾斜前兆序列,用斜率差信息法,以河南省修武台为例,进行全时域扫描的实例计算,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提取倾斜台站日均值的短临前兆信息十分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斜率差信息法,地震,前兆异常,干扰异常
  • 简介:为了解决福建省流动前兆地震台网基础信息保存分散和查询检索的不便,本文采用JOOMLA开源CMS系统,结合GooglemapAPI,快速架构了基于WebGIS的流动地震前兆台网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具有查询福建省流动观测台网台站信息、测项信息、地理信息、人员信息等基础信息数据的功能,并可动态浏览地图,进行地图检索与数据库备份,极大方便了科技管理人员快速查询流动地震台网信息。

  • 标签: JOOMLA 快速搭建 WEBGIS 流动地震前兆台网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突然运动诱发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由于相对少见,PKD易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规范化诊治,我国PKD诊治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撰写了该指南,并在神经遗传学组会议上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内容包括PKD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

  • 标签: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感染诱发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研究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质子泵抑制剂诱发感染的相关文献,从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出发,总结质子泵抑制剂的感染诱发的类型,并分析其诱发感染的原因。结果长期、大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诱发呼吸系统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艰难梭杆菌感染等。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感染 诱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4例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类型以及诱发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生14例早发性癫痫,其发生率为9.0%,其中6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其百分比占到了42.9%,高于其他类型癫痫发作,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年龄、性别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差异性不大,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梗死部位为皮质患者的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20.8%,和梗死位置在皮质下患者的3.8%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有梗死位置、电解质紊乱以及再次梗死等。

  • 标签: 脑梗死 早发性癫痫发作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发作时及经复位治疗恢复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特点,探讨BPPV的发病机制与耳石器功能的关系。方法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37例,在BPPV发作时及复位治疗恢复后分别进行气导声刺激条件下的颈肌VEMP(cVEMP)和眼肌VEMP(oVEMP)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cVEMP和oVEMP异常率的差异。结果BPPV发作时,14例(37.84%)cVEMP 异常,22例(62.12%)oVEMP异常。复位治疗后,7例(18.92%)cVEMP 异常,12例(32.43%)oVEMP异常。复位后oVEMP及cVEMP的异常率均低于发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患者发作时耳石器功能异常可能是暂时的,经复位治疗恢复后,部分患者的耳石器功能可能恢复正常,提示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未参与原发性 BPPV的发病机制,而是BPPV发作的结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诱发排痰法协助心脏手术后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方法将98例心脏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应用诱发排痰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经鼻负压吸痰法。对比两组患儿在咳嗽后痰鸣音消失情况、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数值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实验组有效咳嗽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与经鼻负压吸痰法比较,两者PaO2、PaCO2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发排痰法能有效地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预防阻塞性肺不张发生,提高术后康复的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紧张因素所致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和醛固酮系统激活三条途径,精神紧张现象可通过上述途径介导,诱发高血压。精神紧张因素在人群中流行可能是高血压控制的环节之一,对精神紧张因素的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缓解方法。

  • 标签: 精神紧张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视觉、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查并分析。结果: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20例,异常率为76.9%,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15例,异常率为57.7%,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13例,异常率为50.0%。三项诱发电位总的异常有23例,总的异常率88.5%。结论:联合应用视觉、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可使异常率明显提高,有助于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亚临床病灶的发现。

  • 标签: 诱发电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 简介:身体作为建构空间的重要维度之一,在20世纪以来的建筑学中呈现出众多的差异性视角,进而形成了对建筑本体的多重解读。这个现象不仅源于20世纪建筑学内部历史理论的繁荣,更呈现岀20世纪哲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等思想领域对建筑学的影响。以身体作为平面,我们可以切割出建筑学与20世纪众多思想观念之间活跃交织的截面。

  • 标签: 20世纪70年代 建筑学 列斐伏尔 身体 享乐 离散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我省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并对已完成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十五”数字化改造的台站和测项进行分析,阐述了地下流体数字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地震地下流体 前兆观测 数字化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