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睾酮缺失对血清脂联(Adip)及胰岛抵抗(IR)的影响。方法观察32例老年前列腺癌睾丸全切患者与30例前列腺次全切或全切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ISN)和C肽、血清Adip以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敏感指数(QUICKI)。结果去势组Adi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1.43±0.79)vs(2.38±0.77)mg/L,P〈0.05],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5±4.84)vs(1.10±3.45),P〈0.01];总睾酮与ISN(r=-0.17,P=0.043)、C肽(r=-0.249,P=0.32)和HOMA-IR(r=-0.781,P〈0.01)呈负相关,与Adip水平(r=0.819,P〈0.01)和QUICK(r=0.420,P=0.026)呈正相关。结论内源性睾酮缺乏可能通过对IR及Adip水平的影响参与调节男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前列腺癌 去势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缩宫、卡前列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防治性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缩宫止血)、研究组54例(加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评估两组止血有效性,比较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结果研究组止血率、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率为94.4%、9.3%、5.6%,对照组为84.9%、20.8%、15.1%,组间比较研究组止血佳、产后出血发生少、用药安全性高,P<0.05;研究组组产后2小时、1天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高危产妇预防性使用缩宫、卡前列氨丁三醇,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有效减少。

  • 标签: 术后出血 高危产妇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入的198例前置胎盘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99例和对比组99例,研究组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进行治疗,对比组应用缩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比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十分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前置胎盘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安列克)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具有产科剖宫产指征且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64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3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10U宫体注射,卡前列甲脂栓1.0mg舌下含服,术后常规给予缩宫10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缩宫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安列克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剖宫产合并产后出血产妇合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及缩宫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产妇应用缩宫治疗,观察组合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及缩宫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产后2h以及24h的出血量均为观察组较少P<0.05;止血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78.95%,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合并产后出血产妇合用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并提升止血疗效。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和宫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集的66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宫缩治疗,实验组应用垂体后叶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和宫缩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后15分钟、产后半小时、产后两小时以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及催产在剖宫产后出血防治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来自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共纳入78例参与研究,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用药方案;治疗组39例,采取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用药方案,对两组产后出血防治效果以及不同时点出血量予以对比。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防治效果比较,治疗组97.44%,对照组84.62%,治疗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产后30 min内、产后2 h内以及产后1 d内出血量比较,治疗组出血量均更小,P<0.05。结论:相较于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催产,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在剖宫产后出血中的防治效果更佳,并能够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垂体后叶素 缩宫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DE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DES患者120例,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康复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湿润长度、荧光染色法评分(FL)]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33(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TSLP)]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BUT、泪液分泌长度大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泪液IL-33、TSLP水平均较治疗降低,观察组泪液IL-33、TS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DES患者,可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羟糖甘滴眼液 聚乙烯醇滴眼液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阿托品滴眼液、托品酰胺滴眼液在青少年近视眼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追踪调查 30名假性近视眼青少年,随机划分为两组, A组每夜睡前 0.25%托品酰胺滴眼, B组每夜睡前 0.05%阿托品滴眼液,定期复查青少年的视力、眼轴与屈光状态。结果: B组近视眼发生率低于 A组, A组青少年的眼轴明显延长, 2组患者在 3个月后畏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相比于托品酰胺滴眼液,阿托品在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明确。

  • 标签: 青少年近视眼 阿托品滴眼液 托品酰胺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干眼症患者,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8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的治疗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给予单纯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烯醇滴眼液 贝复舒滴眼液 干眼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对干眼症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干眼症。随机平分成对比组(玻璃酸钠治疗)、实验组(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对比疗效、常规临床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常规临床指标上,对比组BUT(9.20±2.68)s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氟米龙滴眼液 干眼症 效果
  • 简介: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或序贯使用贝前列钠片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方法:筛查收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后检测患者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胱抑C(CystatinC,CysC)、尿微量白蛋白(Urinemicroalbumin,UM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血小板(Platelet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治疗组(n=30):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0μg·天~(-1),治疗2w;序贯治疗组(n=30):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天~(-1),2周后,给予贝前列钠片一日三次,每次40μg,治疗2w,结束后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BMI、SBP、DBP、BUN、CysC、Scr、eGFR、UMA、Platelets、PT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BUN、CysC、Scr、eGFR、UMA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eGFR、UMA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有效改善BUN、CysC、Scr、eGFR、UMA。使用贝前列钠片序贯治疗后,对eGFR、UMA改善更明显,可有效的延缓了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素钠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92例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米索前列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后2h的出血量为(247.68±37.76)ml,产后24h的出血量为(271.81±42.23)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产妇,采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更有效对产后出血现象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6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31例与实验组31例,数字随机法为分组依据,分别实施缩宫、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总有率。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总体效果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妇科 产后出血 缩宫素 前列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9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7例。对照组采取缩宫治疗,观察组在缩宫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产后30分钟宫缩强度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和产后30min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30min宫缩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采取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的方式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200例(时间范围是2016.2.9日到2017.2.9日当中),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缩宫为主治疗)、观察组(缩宫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各100例,对比2组出血状况和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的2小时出血量数据154.26±29.48ml和对照组相比有优势,P<0.05;2组的出血概率(4.00%VS6.00%)和不良反应(8.00%VS5.00%)对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在使用缩宫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共同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患者,能取得可观效果。

  • 标签: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高危 妊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天麻注射液按1g/kg于制备模型后即刻干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前列TXB2,6-K-PGF1ɑ含量变化。结果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模型组脑组织中6-K-PGF1ɑTXB2含量显著增高,分别28.56±10.30(pg/mg.pr),16.87±3.76(pg/mg.pr)P<0.001。制备模型后即刻干预组(天麻组)脑组织中6-K-PGF1ɑ含量14.67±0.54(pg/mg.pr)差异明显,TXB2含量9.12±1.70(pg/mg.pr)与模型组有差异P<0.01。结论天麻对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脑组织TX及PG代谢方面有保护作用,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低血糖模型 血栓素B2 6&mdash 酮-前列腺素F1ɑ
  • 简介:摘要目的创建新型、快速、有效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测定血清中的心钠素、血栓A2及前列浓度。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0-250g),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术后3天取血测定心钠素,术后六小时取血测定血栓A2及前列浓度。三组实验动物取血后摘取移植心脏,做H&E常规染色。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血清测定结果显示B组心钠素维持在较高水平;C组血栓A2也在较高水平,而C组前列则维持在较低水平,C组移植心脏石蜡切片后H&E常规染色发现心肌细胞肿胀,坏死,间质充血水肿,血管内皮破裂,血管内有微血栓生成,符合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结论实验在成功创建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测定心钠素、血栓A2及、前列后发现,B组心钠素较A组显著性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C组血栓A2较A组显著性升高,C组前列较A组显著性降低。

  • 标签: 腹腔异位心脏移植 心钠素(ANP) 血栓素A2(TXA2) 前列环素(PGI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止血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为(15.8±7.5)min;对照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为(29.6±15.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止血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