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计算结果分组对比。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较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心动减退更显著。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损害,会导致心功能明显减退。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比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介入治疗均是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目前国内外公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比介入治疗具有更高优先级、更高的生存率、更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介入技术发展迅速,面对高龄、复杂和并发多脏器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微创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我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介入技术发展不平衡,应由包括心内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心脏小组讨论决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浆血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心功能关系,方法 分析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分成不同糖代谢异常组与正常糖耐量组,两者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OGTT0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2小时血糖(OGTT2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室舒张功能(E/A)、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这些指标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DM)17例(13.8%),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43例(41.5%),血糖正常55(44.7%)。2、不同糖代谢异常组OGTT0h、OGTT2h、 LDL-C、HbA1c、E/A和 BNP 水平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均 P<0. 05),HDL-C、LVEF 水平均显著低于糖代谢正常组(均P<0. 05)。3、Pearson 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程度,与 E/A呈正相关(r=0.275,0.365,均P<0. 01),与 LVEF呈负相关(r=-0. 509,-0. 552,均P<0. 01),与 BNP呈正相关(r=0. 704,0.787,均P<0. 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心功能有相关性,糖代谢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单纯高血压或糖代谢异常患者更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4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办法为抽签法,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经优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QOL-74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立足于国家能源信息系统与能源行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将能源大数据的应用作为模本,切实明确其发展的基本目标,将能源大数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本文中,主要与政府、企业、公众三大类服务对象相结合,首先阐述介绍了能源大数据功能体系及其建设思路,最后抓紧典型的应用示例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 标签: 能源大数据 架构设计 数据管控 应用场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比较。结果:干预后对患者心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LVEF、LVEDD、LVESD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偏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 心功能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模式 冠心病心衰患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细节护理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模式 冠心病心衰患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多维度护理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随机从我院接收的慢性心衰患者中抽选100例,随机数字分组,参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应用多维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试验组各心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生活质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多维度护理,心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多维度护理 心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心衰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慢性心衰标准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抗心衰方,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MWS、LVMI)、6MWT、血清NT-proBNP和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hs-CRP降低(P<0.05),6MWT延长(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抗心衰方联合慢性心衰标准化治疗可提高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其可能机制与提高内源性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抗氧化能力、延缓心肌重塑有关。

  • 标签: 抗心衰方 心力衰竭 氧化应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肠内营养、静脉营养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对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肠内营养,B组进行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心功能不全的恢复情况(BNP、左室射血分数)、肺部感染控制情况(CRP、白细胞计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内营养的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老年心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双功能超声(CDS)评价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右心功能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3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B超检出具有三尖瓣反流但无任何心肺临床表现的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均以CDS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差(TR)、右心Tei指数(RV-Tei)、右室每搏量(SV(RV))、右室射血分数(RVEF),以评价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右心功能。结果3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均测得有三尖瓣反流,其中13例合并心衰者伴有PH,余25例中有10例伴有PH。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虽然PAP升高,但SV(RV)及右心功能并无明显改变(P>0.05);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非合并心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右心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症肺炎婴幼儿PAP升高,以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明显,SV(RV)及右心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 标签: 彩色双功能超声 重症肺炎 婴幼儿 右心脏功能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功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盒灸及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对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功紊乱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功能,疗效优于西医。

  • 标签: 盒灸 慢性心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功能新指标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78例,对照组5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计算E/Em和整体功能指数(GFI)即E/Em/Sm。同时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左室等容收缩波时间(ICT)、等容舒张波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ICT+IRT)/ET。结果高血压组GFI值、Tei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超声心功能新指标Tei指数、整体功能指数(GFI)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变化。整体功能指数(GFI)的测量受心率影响更小,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整体功能指数 Te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心衰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慢性心衰标准化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抗心衰方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的内径(lvedd)、左室的内径(lvesd)和左室的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χ2=7.796,P=0.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LVEDD及LVESD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vs.4.00%,χ2=0.150,P=0.699)。结论抗心衰方联合慢性心衰标准化治疗可提高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其可能机制与提高内源性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抗氧化能力、延缓心肌重塑有关。

  • 标签: 抗心衰方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P<0.05)。临床研究表明,真武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真武汤加减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均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血液透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