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1759年法令》是最早、最著名的霍里布里亚特习惯法文献,由布里亚特学者Ц·Ж·扎姆察兰诺(Ц.Ж.Жамцарано)倾力收藏的古文献。《1759年法令》的法律条款包括了整个外贝加尔布里亚特的史料。应边境委员亚科比(Якобия)的要求,出版该法令是为了服务于布里亚特的宗教。两名色楞格河的布里亚特台吉提出了,他们应该和布里亚特台吉共同审议法律和教义规则,再把它们呈交给边境委员会。

  • 标签: 布里亚特 习惯法 出版 前言 法律条款 古文献
  • 简介:翻砂铸钱至清末,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初,机制钱币的诞生,取代了传统的方孔圆钱。但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福建军政府所铸的“福建通宝”圆孔圆钱与云南地方铸造的“民国通宅”方孔圆钱,则是民国期间用翻砂铸造仅有的两种有孔铜钱。

  • 标签: 民国期间 铸造 铜钱 方孔圆钱 二十世纪初 辛亥革命
  • 简介:黄生(1622-1696?)字盂扶,号白山,皖南歙县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治学。黄生除小学方面深有造诣外,又致力于诗歌鉴赏和理论研究,撰有《唐诗评》、《杜诗说》及《诗麈》等论诗著作多种,深受当时诗坛的重视和好评,谓其说诗'思精旨切','能发前人所未发'。'能将诗家三昧和盘托出'。人们争奉《唐诗评》、《杜诗说》等书为学习唐诗的范本,尊之为'匠氏之绳墨,乐师之音谱'(以上引文均见《唐诗评》诸家序言)可见其影响之大。

  • 标签: 黄生 诗家三昧 字法 诗说 说诗 论诗
  • 简介:1896年,电影这门新兴艺术来到了中国.很快就成为中国大城市中广受欢迎的新兴娱乐形式之一。但是,随着影片上映的增多。其中一些刺激性的情节与表现方式所造成的不良社会效果,如模仿影片情节的犯罪等等,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担心。尤其是进口外国影片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相距更远,被一些人认为“纯驳既不一致.而营业者为揣摩顾客心理起见,

  • 标签: 电影 法租界 风波 检查 汉口 外国影片
  • 简介:《史学研究》是桐城派晚期学者姚永朴系统阐述其治史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从姚永朴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其《史学研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也是时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

  • 标签: 姚永朴 《史学研究法》 桐城派
  • 简介:本文以奥都刺合蛮、阿合马、倒刺沙为例,分别论述了蒙古国时期、元初及元中期回回官员与汉人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充分挖掘元杂剧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教(“回回”)与“汉法”在民间社会的冲突亦作了勾勒,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元代伊斯兰教作为外来文化在遭遇主流文化——“汉法”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重要结果。

  • 标签: 元代 伊斯兰教 汉法 冲突
  • 简介:埃及王国时期,曾经发行过一套4枚皮阿斯特银币。4币面值、大小、轻重不同,图案完全相同。正面均为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侧面头像,四缘环书阿拉伯文。背面上方纪值,中央以公元和回历纪年“1937·1356”。其中,2皮阿斯特径19mm,重2.8g;5皮阿斯特径26mm,重7g;10皮阿斯特径33mm,重14g;20皮阿斯特径40mm,重28g。含银均为83.3%,重量每1皮阿斯特1.4g,按币值递增。

  • 标签: 埃及 银币 法鲁克国王 王国时期 阿拉伯文 皮阿斯特银币
  • 简介:“流水线作业”是生产企业一种常见的工作方法.生产产品时员工按照合理的顺序各自完成其中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完成后转下一工序。这种方法十分科学.它能使复杂的工作简单化.且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年鉴》也是产品,“流水线作业”同样适用于年鉴编修!

  • 标签: 年鉴质量 作业法 流水线 生产企业 《年鉴》 工序
  • 简介:靠山边栖息着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庄,房子挨着房子,还有种满小麦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这些的后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郁郁葱葱的云杉和冷杉布满峡谷和坡地。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 标签: 诞生地 青稞 石门 注视 山峰 石灰岩山
  • 简介: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群艺馆近几年在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梳理、回顾,积极创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探索和思考有效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我们有生命力的文化来保护好活的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并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张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符号,为建设和谐宝安谱写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 标签: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新思路
  • 简介:传承遗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招远网扣绣花技艺是一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民间纯手工艺,属于国家遗的重要元素。这门技艺如今濒临失传,我们理当尽力挽救。

  • 标签: 招远网扣绣花技艺 濒临失传 挽救
  • 简介:2009年8月12日上午,广州市遗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市文化馆海珠分馆举行。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润华,与来自全市12个区(县级市)的遗工作者,以及广州市33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工作总结会 广州市 普查 表演艺术家 文化馆 红线女
  • 简介:通过'顶级特色城镇风貌'概念的提出和对其重要性的初步论述,引发学术界的关注,研究其范围、含意、评价体系及与'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等经典保护方法的相互关系,并尽快采取措施,保护研究这一容易被忽略且在快速消失中的遗存。

  • 标签: 非顶级特色城镇风貌 价值评估 保护
  • 简介:花朝戏是由道教法事“奉朝”演变发展而成的。并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不断从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丰富音乐曲谱:舞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碎步、风尘步、叠步……同时提炼了独特的扇子花功。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县级 民间音乐 演变发展 扇子花 演出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是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见证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遗保护目前存在的主体关系错位、相关法律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问题 对策
  • 简介:地名文化是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名文化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区域之内的历史地名来体现的。当我们提到北京及其郊区清代以前使用过的地名时,往往很自然地把它们归人“历史地名”的范畴。

  • 标签: 历史地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 地名文化 地域文化 清代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遗项目,走近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徐艳丰秸秆扎刻徐艳丰,1952年8月生于河北永清,高粱秸秆扎刻民间工艺开创者,中国扎刻艺术大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的扎刻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中国一绝'。

  • 标签: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美术大师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物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生态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保护怎样的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科学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理解,而且会影响到人们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和方法的选择。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 社会历史发展 保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