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3月6~10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军、武警方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主持。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工作机构 主任会议 省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纪要
  • 简介:御药院是宋代最重要的内廷机构之一。本文将其长官勾当御药院与御药院机构分别讨论。勾当御药院虽是职位,实已部分阶宫化。作为高层宦官序列之一级,其与皇帝最为亲近,可随时受其差遣。御药院作为机构是官僚系统的一部分,是有核心职能与权责边界的。本文从医药、礼物和殿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御药院本身不设医官,只组织医方的搜集、按验和保存;采购药材、和剂药品并侍奉禁中;君主有疾则挟医官入视。御药院为君主排办赐予臣僚或者外交礼物,展现皇帝“个人”的恩礼与眷渥。御药院又组织在崇政殿举行的殿试。总的来说,御药院的职能是局限、零碎且互不关联的,但共同点则是帮助君主在日常的行政流程中扮演好“皇帝个人”的角色。反过来看,宋代日常政治中对“皇帝个人”角色有了更多制度性要求,是皇权发展的表现。

  • 标签: 宋代 御药院 宦官 职能 皇帝
  • 简介:清代方志艺文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分类体系主要有四部分类法,经籍、金石、艺文三分法,文体分类法,时间顺序分类法,文体、区域、时间相结合的分类法等。每一种分类体系的存在都有其特殊原因。清代方志艺文志的类目设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通过新增、删减、更易名称、调整类目位置及隶属关系等方式规划设立自己独特的类目体系。

  • 标签: 艺文志 分类体系 类目设置 四部分类
  • 简介:第二轮志书篇目设置在首轮志书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修志者要准确理解志书的功能定位问题,树立服务大众的思想,在设置篇目时处理好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重点突出志书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围绕创新来设置篇目,以达到提高志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志书 篇目 创新 观念 特色
  • 简介:部分第二轮县(市)志工业篇目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标题名称不规范、篇目设置不完整和篇目设置归属不当等.第二轮县(市)志书设置工业篇目,必须注意坚持横排门类的体例原则,符合横不缺要项的基本要求和处理好与其他工业篇目的交叉重复等问题,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 标签: 第二轮县(市)志书 工业篇目 设置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不仅各派军阀拥兵自重,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军内部也派系林立,难以统一。如何统帅这样一支松散且庞大的军队,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者关心的问题。设置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军委会),便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受蒋介石军事独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军委会从创建至抗日战争爆发,发展曲折,不时受到冲击,甚至曾一度被裁撤,未能很好地起到最高军事统帅部的作用。抗战爆发后,军委会在民族危亡的压力下,第一次切实实现了军令的统一,并经过及时调整,迅速完成了向战时领导体制的转变,阶段性地适应了战争的需要。军委会的创建推原其始,南京国民政府的军委会源于广东国民政府时期创建的军委会。1925年6月24日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军事委员会 国民革命 军委 国民党
  • 简介:对抗日战争后期(文章指1944年6月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止)的中共军事战略,史学界已有很多高见,但随着研究的深人,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仍有不少。作者拟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再分析。一、中共抗战后期战略与战后不同军事战略的制定,是以战争总体发展趋势为依据的。到1944年下半年,中国抗战形势越来越好。据此,中共除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继续在各根据地积极反攻外,又制订了新的军事战略,并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加强整训,由游击战向正规战转变,这显然是带战略性的行动。

  • 标签: 中共 军事战略 抗战后期 再分析 要求 抗日战争后
  • 简介:21世纪初陈水扁时期,随着美日安保体制的强化以及美台军事关系的渐趋密切,日台军事关系发展迅猛。在2008年5月国民党再次执政之后,日台关系虽有短暂跌宕但仍呈稳态发展势头,军事关系虽有所疏远,但仍保持相当层级之密切接触。从深层次看,日台军事关系的长期异常发展是日本积极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牵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筹划,亦是冷战后美国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提升日本在亚太地区军事作用的必然结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牵制,近年来,日台在提升军事关系上较为低调和谨慎,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尤其是随着美日军事高度一体化,日台军事关系势必再度“升温”。随着台湾2016年初“大选”结束,台湾“政权”再次更迭,包括军事关系等在内的日台关系亦会有不确定的动态。

  • 标签: 日台军事关系 美台军事关系 美日安保
  • 简介:我们召开这次军事志工作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共商对策,汇聚军地合力,攻好坚,收好尾,确保圆满完成第二轮军事志编纂任务。今天上午,5个省军区的军志办主任分别汇报了本单位的续修工作情况,军区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唐大喜主任介绍了全军和军区军事志续修工作进展,对今明两年军区续修工作进行了安排。在此基础上,军区孙明树副参谋长对下步编纂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 标签: 编纂工作 军事志 座谈会 职责 协作 省区
  • 简介:土司统治时期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土家族土司社会的构建经历了元、明、清改土归流之前的几个时期,其中明代卫所设置对土家族土司社会的构建影响最为深远。社会基层组织的设置、官吏名称的使用、风俗习惯的形成、文化教育的发展、族称的出现等社会构建的因素,均留有卫所影响的痕迹。

  • 标签: 卫所设置 土家族 社会构建
  • 简介:清朝统治者攻占台湾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反清势力在海上的根据地,而非开发台湾的自然资源、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因此,清廷采取了消极的治台政策.本文分析了清廷消极治台政策的产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台湾行政区划设置迟缓等恶劣结果.

  • 标签: 清廷 治台政策 行政区划
  • 简介:人口迁徙是永恒性的社会常态,入乡随俗是普遍性的同化变异。每一地区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人口迁移而来的经济文化交流,藉交流而相互了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容并蓄,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生活能力。客家人在人口迁徙与变异的潮流之中,是活跃分子,表现出色。何以见得?试以义宁州客家人为例说明之。

  • 标签: 宁州 繁荣 经济文化交流 效益 设置 人口迁徙
  • 简介: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自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1895—1911年)为萌芽阶段。当时虽废科举、兴学校,但还未施行社会教育。民国初年,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并颁有一些法规,“社会教育”活动才逐渐开展。民国二年(1913)四月,贵州设公立贵州图书馆,我省第一次出现社会教育活动。馆址选在风景幽雅的梦草公园紫泉阁内,其图书来源大部分是官书局和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的旧藏,少数为地方人士捐赠。据民国六年统计,该馆约有旧书九百余部,新译书八百三十余部,外文书一百五十余部。民国七年,馆址被改作他用,再加缺乏经费,该馆只好停办。

  • 标签: 社会教育机构 贵州图书馆 外文书 社会教育活动 中国近代社会 补习学校
  • 简介:南宋时期,纯属医政机构的有翰林医官院、尚药局、御药院、太平惠民局、惠民和剂局、惠民(药)局、施药局及其他保健慈善医药机构等。药局制定的一系列财政、保卫、营业法规,在医疗保健和灭绝疫疾等方面,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南宋医政机构设置不仅可与北方诸省相媲美,而且大大逾越其右,成为当时中国医政机构建置最为稠密、完善之地,也是中国医政机构建置史上的巅峰时期,并对我国医药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非凡。

  • 标签: 宋代 医药 管理
  • 简介:广西新闻机构概况和各类报纸的特点张鸿慰(一)报社早期编辑、印刷、发行报纸的机构是报馆,其后称报社。广西近代第一家报馆是康有为及其门生于197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4月8日在广西官绅的支持和资助下在桂林依仁坊彭公祠成立的圣学会,这个维新变法组织编辑出版...

  • 标签: 新闻机构 《广西日报》 维新变法 新闻记者公会 宣传报道 党委机关报
  • 简介:南京东郊20多公里外的汤山在民国时期已是一军事重镇,这儿山峦起伏,树林繁茂,温泉颇多,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府在汤山京杭围道两侧山林间辟建了军政部招待所、炮兵学校等,还建起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等人的别墅公馆。汤山镇所在地江宁县(今南京江宁区)还被定为“首都模范特区”,驻有重兵。而在汤山镇西北约2公里的狼山地区,

  • 标签: 军事合作 抗战前 秘史 中德 戴笠 国民党政府
  • 简介:第一届军事志编纂工作,历时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有益的教训。联系参加编纂《陕西省志·军事志》和阅审地(市)军事志的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充分关注:

  • 标签: 军事志 修志 续修 编纂工作 陕西 教训
  • 简介:1月17日至18日,浙江省军区在杭州组织召开了全省军事志工作会议。省军区军事志领导小组成员,各军分区(警备区)、预备役师分管领导,驻浙陆、海、空部队独立师以上单位、省武警总队、省人防办的领导以及各单位的编纂人员共7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军事志 编纂 工作会议 武警 独立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