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欧梵著季进编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初版这本论文集收集的是李欧梵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部分论文,既有新译的英文论文,也有近年作者新写的中文论文。其中对现代性的追问,对边缘意识的思考,至今依然令人警醒;对中国现代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宏观思考,体现了很高的理论立足点;对郁达夫、张爱玲的重新阐释,显示了扎实的文本细读的功力;最后两篇纪念夏济安和史华慈教授的文章,则充满着对老师无比的敬意与深刻的怀念。这些写于不同时期的论文,记录了李欧梵学术生命中值得珍惜的时光,彰显着李欧梵宏阔的学术视野,更体现了李欧梵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处境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李欧梵 梵中国
  • 简介:人民作家巴金,五四运动产生的一代文学巨匠,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勤奋创作。他以自己的文品、人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冰心老人说过:“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他的存在,对人民文学的人民性、社会性、严肃性有着巨大的稳定作用。巴金晚年奉献社会的伟大之作是:五卷本的《随摁录》和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民群众 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
  • 简介:<正>全球的今天,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后现代主义观念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它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对于国门大开的中国,亦是如此。这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生发的思潮,是生活在"物化"时代人类必然的应对策略,是对传统的哲学、美学、伦理学、道德、政

  • 标签: 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形式 文化政治 汉语诗歌 中国新诗 现代派诗歌
  • 简介: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夏志清教授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九六一年,夏出版了第一本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从而为西方学院内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奠定基础。这本专著综论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至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的半世纪问,中国小说的流变与传承。全书体制恢宏、见解独到。对任何有志现代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的学者及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也因为这本书所展现的批评视野,使夏志清得以跻身当年欧美著名评家之列,而毫不逊色。更重要的,在《中国现代小说史》初版问世近四十年后的今天,

  • 标签: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教授 现代中国文学 重读 中国文学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8
  • 简介:16中国现代的启蒙叙事之所以以理性浪漫主义叙事与情感理性主义叙事为特点,这种理性的崇拜表现于艺术叙事范畴就是情感理性主义叙事,因而在情感与理性的矛盾结构中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启蒙叙事 现代文学启蒙
  • 简介: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中国便兴起了俄国文学热,却少有来自现代主义的热度。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乃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现代中国对此并非不知晓,同时,中国并不排斥欧洲现代主义。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除了俄国现代主义文学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和现实主义、左翼文学之差别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知识界译介俄国现代主义过程本身出了问题。本文依据知识考古学方法,还原俄国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求冷静呈现俄国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艰难传播的基本情况。

  • 标签: 俄国现代主义 俄国现实主义 欧美现代主义 现代中国 误读
  • 简介: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从一个关键词——“文学制度”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试图从“文学制度的现代”、“制度的文学写作”角度,讨论文学制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学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和形式内涵,更拥有一套制度和体制的规约。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有别于古代文学的“现代传统”。本书共11章,18万字,分别从文学制度的形成背景、历史演变及其构成、特点和意义,探讨了文学制度对文学生产与再生产、文学群体与作家个人、文学观念与文学运动所产生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 标签: 文学制度 中国现代文学 王本朝 文学生产 文学运动 文学观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后现代思想、后现代政治、后现代文学艺术、新世纪文化转型等几方面的"后学"(post-ism)问题,向世陵在《传统哲学的现代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中国哲学的价值》 中认为,本文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中考察后现代研究中的争论

  • 标签: 中国后现代 后现代文化 文化美学
  • 简介:<正>女性主体意识,也即是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对于传统女性来说,她只能与被动、顺从、依附等含义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也无从谈起。人文主义价值立场的核心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追寻和探求,立足于人文主义立场,女性如何由客体的人变为主体的人,就成了女性文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文学中的产生和发展建构了中西方女性文学的现代

  • 标签: 女性诗歌 爱情诗 中国女性 女性主体意识 母亲 表征
  • 简介:近年来王德威教授重申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并将其放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语境里重新思考。作为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王德威感兴趣的是抒情对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叙事的冲击,对文本中抒情因素的揭示成为他还原非连续的、众声喧哗的历史图景的手段。这一做法在获得洞见的同时,亦留下一些盲点。作为必要的修正,本文主张重构历史的整体性,以有着特定起源和目标的传统,为现代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构定位。

  • 标签: 抒情传统 中国 现代性 新历史主义
  • 简介:一、世界文学地理与“发现”中国“世界文学”的提出与“中国文学”视界有关。是中国古典文学启发了歌德、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预见到了超越民族文学边界的“世界文学”,为“世界文学”的提出及其初步构架提供了最初的材料、动力和愿景。

  • 标签: 现代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海外 中国古典文学 “发现” 文学地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01
  • 简介:对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诗学的历史意义,以古代文论为中心的中国古典诗学崇尚

  • 标签: 中国诗学 中心现代 现代解构
  • 简介:  "许燎原是中国现代包装和新品牌运动的拓荒人物,作为一个极具反叛精神的思想者,他深信工业批量产品无法完成创造者的精神特质.从1993年涉足包装领域以来,一直倾力于民间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的融合,寻求艺术的未来.为了抵制'没有灵魂'的工业世界,他背离了古典主义,用伟大的和谐与禅,解放自己."  --……

  • 标签: 中国酒文化 拓荒者许燎原 现代拓荒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8
  • 简介:为什么在现代中国一切学说、理论、思想、观念都在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让文学发挥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 标签: 中国现代 中的中国 意识形态视野
  • 简介:本书在各种有关现代文学的著作中较为特殊。几十年的现代文学历史虽短,据计在其各类作品中所创造出来人物形象已达数千,这里包括一些成功或比较成功的艺术典型。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叙事性作品的一个关键,为此,这本书汇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二百个左右,加以阐述:点明人物的出处,加以分析,点明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人物包括阿Q、孔乙己、玉君、白酱丹、吴荪甫、春桃、莎菲、高觉新、祥子、曹七巧、方鸿

  • 标签: 现代文学 人物画廊 吴荪甫 人物形象 曹七巧 艺术典型
  • 简介:人类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唐戈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方面与人类学有相通之处。一次我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为了向她解释清楚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我打比方说这种方法有点像中国作家的体验生活。我们知道,“真实性”一直是文学追求的目标,为此就要求作者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因...

  • 标签: 人类学者 寻根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化 异文化 小传统
  • 简介:中国现代版画萌芽期创作评价李允经编者按:本文是作者所撰写的《中国现代版画史》一书中的"第二章",因与鲁迅倡导中国新木刻运动有关,故予刊发,以供参考。一、概况和特点1930至1937年,可称作现代版画艺术的萌芽期。萌芽期版画作者的队伍,约近百人,但是由...

  • 标签: 鲁迅 萌芽期 版画家 表现主义 木刻运动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