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国的养殖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程度大,直接威胁着人畜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布病是养殖业中较为典型的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多,传染范围广,是一种人畜都会被传染的病症,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布病进行的介绍,总结了常见的传播途径和患病症状,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希望对降低布病的传播、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布病 危害 诊断 防治
  • 简介: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原因复杂,5—7月份在徐州地区呈现高发趋势。笔者从三例典型病例出发,分析了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生的原因、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临床病例的治疗情况给基层养殖户提出了该病的防治建议。

  • 标签: 传染性腺胃炎 病因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某羊场内死亡的羊经剖检发现妊娠毒血症的死亡比例较高,由此展开调查分析。患妊娠毒血症母羊大多由于怀胎个数较多、胎儿体积较大饲料营养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病症。

  • 标签: 湖羊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母羊 怀胎个数
  • 简介: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危害最大,淋巴结脓肿也较为常见。该病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尤其在高密度的养猪场危害大,猪链球菌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也十分重要。

  • 标签: 链球菌 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正仔猪腹泻是养猪的常见病,多种因素可引起发病。无论是集约化猪场,还是中小型猪场、农村散养户,都会有腹泻发生,散养户发病相对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病例,结合养猪场生产实际,对仔猪腹泻的病因、防治做综合归纳,以期对生产有一定的帮助。1病因分析1.1病原体感染因养猪场饲养管理条件差,猪舍环境卫生不良,消毒制度不严格,免疫失败或其他因素引发病原微生物感染,致使仔猪肠

  • 标签: 仔猪腹泻病 综合防治 腹泻病综合
  • 简介:1临床症状兔葡萄球菌病有多种病型,幼兔多发生败血症,成兔多发生局部皮肤炎性脓肿。败血症型个别病兔不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病兔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有的仔兔生后2-3天,在皮肤上尤其是腹、胸、颈、颌下和腿内侧的皮肤,出现炎症及白色化脓疱,脓疱由粟粒大至蚕豆大,

  • 标签: 葡萄球菌病 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也是对奶牛危害比较大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若管理和处理不当会致使奶牛全身机能紊乱,给奶牛场经济效益等带来严重影响。笔者一直主张早发现、早归类、早治疗、早治愈的原则。只有经过多方面努力配合才能更为有效地控制和治愈乳房炎.必须迅速采取预防、处理等措施才能将各类乳房炎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临床防治 经济效益 奶牛场 常见病 常发病
  • 简介: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犊牛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牛业带来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和掌握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对此病确诊。通过对病牛采取中西医治疗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犊牛腹泻 诊断 防治
  • 简介: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 标签: 隐性乳房炎 病因 奶牛乳房炎 防治 浆液性乳房炎 出血性乳房炎
  • 简介:毛皮动物养殖业前些年由于皮毛市场活跃,养殖毛皮动物效益很高,人们养殖皮毛动物的积极性很大,诸城市形成了以密州街道为中心辐射全市的毛皮动物养殖地,建立了毛皮动物养殖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一些散养户,由于毛皮行情上涨,养殖利润高,

  • 标签: 毛皮动物 动物疾病 动物养殖业 防治 专业合作社 规模养殖场
  • 简介: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其特征为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2周龄~4月龄的猪均易感染,通常见于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5~8周龄)的猪。1病原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多发性浆膜炎 防治 副嗜血杆菌病 关节肿大 呼吸困难
  • 简介:常见于年龄较大的母猪和初产母猪,由于母猪年龄较大,子宫收缩无力,努责次数减少、时间短,长久排不出胎儿,或排出部分胎儿后,间隔时间延长,排不出后续胎儿,或由于初产母猪对周围环境不适应而引起宫缩紊乱,导致难产。因产道异常而引起难产,如骨盆狭窄、子宫颈、阴道以及阴门狭窄,子宫扭转、产道肿瘤等。

  • 标签: 母猪难产 防治 病因 初产母猪 间隔时间 子宫收缩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奶牛养殖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养殖者因此而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奶牛养殖产业中,奶牛作为主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饲养中出现的多种问题经常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使奶牛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出现繁殖障碍以及产奶量的大幅降低,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奶牛蹄病,加强蹄部护理。本文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降低奶牛蹄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后续发展。

  • 标签: 奶牛 牛蹄病 发生与防治
  • 简介: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4个方面分别对鸡球虫病和绦虫病进行简要阐述,预防球虫病和绦虫病,要以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为主,积极防治,才能有效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 标签: 球虫病 绦虫病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每年四月初栎属植物就开始发芽,较其它灌木和牧草发芽都早,而且其养分含量较高,所以它是早春缺青期放牧耕牛喜欢采食的一种好饲料。但是栎叶中含有抑制动物对蛋白质吸收利用的因子——单宁,尤其早春嫩芽期含量最高,耕牛大量采食其嫩叶后易引起中毒。据信阳、南阳、驻马店、郑州、洛阳5个地市的不完全统计,1983~1989年发生中毒病牛10401头,死亡1999头,致死率为19.22%;又据我省30山区县的初步统计,1957~1989年发生中毒病牛26204头,死

  • 标签: 脱毒剂 中毒防治 栎树 试验研究 中毒病 硫酸亚铁
  • 简介:仔猪早期(3周龄-5周龄)断乳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开辟了母猪生产新领域,是规模化养猪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早期断乳经历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应激,在断乳应激中,以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最大,由此引起断乳后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即仔猪早期断乳综合症,最终导致生长受阻。选择适合仔猪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物质,对于降低仔猪早期断乳综合症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断乳 综合症防治 仔猪 生长发育规律 断乳综合症 营养应激
  • 简介:2012年,清丰县种猪场饲养的6头种公猪,先后出现了蹄裂症:主要表现为病猪行走僵硬、蹄裂、跛行,行走时地上有血迹.皮肤粗糙,角质层增厚、结痂。

  • 标签: 猪蹄 防治 种公猪 种猪场 角质层 病猪
  • 简介:雏鸡白痢病原是禽白痢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具有高度适应专一宿主的特点,禽类中鸡最易感,火鸡次之.它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属中仅有的不能运动、无鞭毛的细菌.形态本菌为两端稍钝圆的细长杆菌(0.3~0.5μm×1~2.5μm),对普通碱性苯胺染料易于着色.菌体多呈单个存在,很少见到呈两个菌体以上的链状排列.在抹片中偶然可以看到长丝状的大菌体.本菌不运动、不液化明胶、不产生芽胞、不产生色素,为需氧或兼性厌氧.何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均有高度易感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出雏季节多见.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通过交配传播.

  • 标签: 鸡白痢病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胎衣不下(RFM)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奶牛胎衣不下 防治 诊断 子宫炎 细菌感染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