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瘤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第3位,因其细胞增殖内分泌特性而表现出各种生物学行为。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对垂体瘤发病机制认识已有了很大提高。垂体瘤发生、生长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信号转导通路特殊靶点干预可能为垂体瘤提供新治疗机会。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垂体瘤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 标签: 垂体腺瘤 发病机制 信号转导通路
  • 简介:目的:探索芳香酶基因乳腺癌相关启动子特异性阻滞剂定点抑制肿瘤局部组织原位雌激素合成可能性。方法:从乳腺癌标本中获取原代脂肪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加入乳腺癌细胞MCF-7条件培养液,作为芳香酶肿瘤相关性启动子(PI1,PI3)激活研究细胞模型。用启动子特异性逆转录PCR、芳香酶活性检测等方法观察抗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丁酸钠(NaBu)对PI1,PI3活性影响。结果:NaBu特异性抑制PI1,PI3基础和诱导水平转录本,但对另一种芳香酶启动子P14表达无明显影响。其机制在于抑制PI1,PI转录。结论:NaBu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价值,进一步研究丁酸钠分子效应靶点,将为了解乳腺癌发病关键环节提供良好切入点。

  • 标签: HDAC抑制剂 丁酸钠 芳香酶 肿瘤相关性启动子 乳腺癌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SULT1E1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之间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和ERβ蛋白表达含量.结果:SULT1E1和ERβ蛋白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含量逐渐降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LT1E1和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6,P<0.01).在正常增生期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35,P>0.05;r=0.466,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渐近演变过程中,SULT1E1、ERβ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早期形成有一定关系,ERβ蛋白含量越多,SULT1E1蛋白对雌激素调节作用越强,但不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价指标.

  • 标签: 子宫内膜腺癌 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 雌激素代谢 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
  • 简介: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增加以及胸外科手术水平提高,肺癌手术指征逐渐扩大,而肺癌发病与吸烟相关,且吸烟指数与肺功能异常有明显关系,即老年人肺功能与吸烟量、烟龄、吸烟指数呈负相关。从解剖、生理角度而言,肺切除对肺功能影响,主要是有效肺组织丧失和代偿肺过度充气。由于肺代偿能力很强,切除少量肺组织对肺功能影响有限,若切除范围较大,对肺功能损害增大,且肺功能代偿能力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年龄愈大,代偿能力愈差。

  • 标签: 肺癌 手术 肺功能 肺部并发症
  • 简介: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HIF-2α、ABCG-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干细胞机制对化疗抵抗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45例慢性胃炎组织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HIF-2α、ABCG-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p阳性表达率为67.3%(37/55),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织45.2%(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Hp感染与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关(P〉0.05)。HIF-2α蛋白在Hp阳性胃癌组织与Hp阴性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和50.0%,且HIF-2α蛋白表达与Hp感染之间呈正相关(r=0.321,P=0.017)。ABCG-2蛋白在Hp阳性胃癌组织与Hp阴性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和55.6%,且ABCG-2蛋白表达与Hp感染之间呈正相关(r=0.342,P=0.011)。在37例Hp阳性胃癌组织中,HIF-2α与ABCG-2表达呈正相关(r=0.604,P〈0.0001)。结论Hp可能通过激活HIF-2α-ABCG-2通路来促进胃癌组织中HIF-2α和ABCG-2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干细胞化化疗抵抗。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Hp) HIF-2α ABCG-2
  • 简介:目的探讨胃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l)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2单克隆抗体和Tiaml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二者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与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手术切缘区组织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癌组织中MMP-2和Tiaml蛋白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远处转移、临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且两种蛋白表达彼此间具有相关性,即同时表达阳性胃癌病例具有更为恶性生物学特征。结论MMP-2和Tiaml在胃癌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MMP-2和Tiaml表达有望成为判断胃癌病变发展、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客观指标。

  • 标签: 胃癌 基因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胃癌生物学行为
  • 简介: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Toll样受体4基因(Toll-likereceptor4,TLR4)多态性(rs10759932、rs11536889和rs1927914)与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发病风险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Google学术、万方和中国知数据库,语种不限,筛选出196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0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文献,应用STA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包含3个位点12项病例-对照研究,计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20和7690例。对于rs11536889多态性位点,在隐性模型状态下,与前列腺癌发病显著相关(BBvsBA+AA:OR=0.247,95%CI:0.171~0.357;P=0.000)。然而对于rs10759932和rs1927914多态性位点在各比较模型下均与肿瘤无相关性。此外,对于rs1927914多态性位点,在以人种为分组依据亚组分析中,可发现高加索人种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BBvsBA+AA:OR=0.538,95%CI:0.335~0.863;P=0.010)。结论:本研究证明TLR4基因rs11536889多态性位点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即rs11536889BB基因型可能显著降低人群患前列腺癌风险。

  • 标签: 前列腺癌 TLR4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ERCC1、RRM1基因蛋门表达对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RRM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其对生俘预后影响。结果ERCCl、RRM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珲类型和TNM分期等莘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中,Ⅰa期ERCCl、RRM1阳性表达组生存预后较好,提示两种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在18期患者中是一种保护因素。存IhⅢa期患者中ERCC1表达阴性组可以从含铂化疗方案中获益,可获得生存优势;RRMI表达阴性组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可获得较长生存优势。在Ⅰ~Ⅲa期患者中ERCC1与RRM1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IRRM1蛋白表达可以预测患者治疗疗效预后,使患者从个体化治疗中获益。

  • 标签: 肺肿瘤 ERCC1 RRM1 个体化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对12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并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127例中LuminalA型50例,8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0%;LuminalB1型28例,1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7.1%;LuminalB2型15例,3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HER-2过表达型25例,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8.0%;Basal-like型9例,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6.7%。结果显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显著。结论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可以间接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或对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指征制定提供帮助。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亚型 腋窝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率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本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1月,本刊经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特此公告!

  • 标签: 美国化学文摘 特此公告
  • 简介:本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1月,本刊经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特此公告!

  • 标签: 化学文摘 数据库 美国 公告 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治疗得到较快发展,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复发率仍然较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被认为与HCC发生、发展复发关系密切,可能参与第二次致癌过程。目前抗病毒治疗在HCC治疗中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背景与目的:影响手术后低级别星形细胞胶质瘤预后因素很多,对其治疗方式选择仍有较多争议,判断预后因素也不尽一致。本研究探讨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临床相关因素与预后关系,为脑胶质瘤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2001年至2006年间确诊123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症状、KPS评分、发病至就诊时间、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放疗对生存时间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示,术前有癫痫症状者生存时间较长(P〈0.05),术前有缺失症状(P=0.002)发病至就诊时间短患者(P=0.012)生存时间显著缩短。手术切除程度对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对于术后放疗,共有51例患者(41.5%)行术后放疗,剂量在40~60Gy,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其对生存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14)。结论:对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术前癫痫症状预示相对预后较好,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放疗对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脑肿瘤/星形细胞瘤 生存时间 低级别
  • 简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能够反映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情况,探索病变内部微细结构变化,因而逐渐被应用到乳腺癌临床与科研中。小视野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这两种新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价与预测、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小视野成像
  • 简介: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具有明显异质性,其发病通常来自一系列遗传事件和表观遗传学事件不同组合。越来越多证据支持根据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CpG岛甲基化表型、体细胞BRAF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直肠癌分为不同亚型。例如,与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结直肠癌患者相比,MSI程度高患者近侧结肠癌更常见,伴高级别分化和临床分期较晚,且淋巴转移更常见;CpG岛甲基化程度高者与高龄患者、近侧结肠癌、肿瘤低分化MSI程度高相关。KRAS突变(特别密码子12和13突变)者,更常见于CpG岛甲基化程度低伴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以及BRAF突变阴性结直肠癌。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人口基数为爱荷华州女性健康调查大样本研究(n=41836),验证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与分子分型之间相关性。方法从已建档73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取样并评估其特征,区分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高低、CpG岛甲基化程度高低或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以及BRAF和/或KRAS突变状态。563(77%)例肿瘤患者中收集到信息标记物数据,分别归纳为下列整合通路。经典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BRAF突变阴性以及KRAS突变阴性,n=170);替换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程度低、BRAF突变为阴性并KRAS突变阳性,n=58);锯齿型(任何程度微卫星不稳定、CpG岛甲基化程度高、BRAF突变为阳性并KRAS突变阴性,n=142);未分类型(n=193)。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指标间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P=0.03)、肿瘤部位(P=0.0001)和分级(P=0.0001)与整合路径显著相关。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与经典路径、替换路径和锯齿型路径并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未分类路径下面的亚型(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低、CpG岛甲基化阴性、BRAF突变阴性、KRAS突变阳性)有关(n=96,与

  • 标签: 结直肠癌 微卫星 近侧结肠癌 甲基化程度 分子标记物 分子分型
  • 简介: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炎性肠病(IBD)患者相关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均被异常激活,且患者肿瘤大小、转移情况、预后生存率均与IL-6水平有关,IBD相关肿瘤发生发展可能与IL-6/STAT3通路具有密切关系。随后研究进一步证实,IL-6受体能够促进肿瘤转移灶形成,其机制是调节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此认为,在IBD发生发展中,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也预示其极有可能成为新疾病治疗靶点。本文主要阐述了IL-6/STAT3通路在炎症相关结肠癌中作用及其在靶向治疗中重要性和可行性。

  • 标签: IL-6/STAT3通路 炎性肠病 结肠癌
  • 简介:目的以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为基础,研究Wnt经典通路主要因子在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系中表达,探讨Wnt信号通路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利用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水平检测Wnt经典通路相关因子及其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Wnt经典通路在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有较高水平激活表达,包括Wnt2、Wnt3、TCF4、B-eatenin以及靶基因C-mye和cyclinD1.结论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系内存在Wnt经典通路激活.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WNT信号通路 FRH0201细胞系 信号传导
  • 简介: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状况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200例住院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5±3.4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28.75±4.37)分。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住院次数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总体情感指数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两两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1),其中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高度相关(r=0.834,P<0.001)。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均较低,两者呈高度相关。应注意加强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帮助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老年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系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受体中ATP结合位点,阻止下游信号传递而产生抑制肿瘤作用。目前厄洛替尼(Erlotinib,F.Hoffmann-LaRocheLtd,Basel,Switzerland)吉非替尼(Gefitinib,AstraZeneca,London,UK)被中国SFDA批准用于含铂方案治疗失败NSCLC治疗,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则是晚期胰腺癌标准一线治疗方案。EGFR单抗主要通过阻断受体胞外部分而阻止依赖配体活化下游信号传递。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中国地区确诊BPDCN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23篇文献,包括患者33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可合并骨髓、外周血或淋巴结受累.免疫表型提示BPDCN细胞多表达CD4为90.0%(27/30),CD56为100%(33/33),CD123为100%(28/28),TCL-1为87.5%(7/8),CD43为94.4%(17/18);而CD3,CD20,CD79a,MPO阳性表达率较低.应用急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样治疗方案,疗效不佳,患者生存期短,中位生存仅8个月,95%置信区间为3.508-12.492.结论BPDCN为血液系统少见恶性肿瘤,有特征性免疫病理学标记,预后差,需要更多样本资料来加强对疾病认识进而提高疗效.

  • 标签: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免疫表型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