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102例患者相关资料,对21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结果21例术后再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因素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再出血患者的术前GCS评分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再出血患者术前血肿量、瞳孔异常率、术中操作因素、术后血压控制不佳均明显高于未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做好及时准确的分析,以便为患者进行合理治疗,避免患者再次发生脑出血、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可能潜在的危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着一些列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对本院掌握的145例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实例进行观察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145例ICU脑出血患者中,有35例肺部有并发感染,占总体的24.12%。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并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烟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以及使用呼吸机长达7天以上。除此之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也是肺部患者的重症人群。结论通过上述工作的探究,可以发现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几率非常高,尤其是在特殊人群当中。所以医院在对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在可见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率。

  • 标签: ICU脑出血 肺部感染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寻求应对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中32例复发,33例首发体温低于39℃的病例;27例首发温度超过39℃。经治疗和护理干预,44例痊愈,10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高热、感染及年龄是小儿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有利于患儿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热惊厥 危险因素 应用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情感障碍及危险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参与调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65例,采用调查问卷,对所有住院患者使用SDS、SAS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为60.9%,焦虑的发生率为53.4%;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为74.3%、72.9%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者的39.5%、23.9%,情感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Scr降低、自费、家庭低收入。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偏高,主要危险因素为自费和家庭低收入。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情感障碍 抑郁 焦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整体骨科护理质量和水平。方法对骨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医院护理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及病房环境的改善等措施来加强对骨科病房的管理,提升护理水平。结果在相应的制度出台后,骨科病房的护理均按照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在医院的骨科病房内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骨科病房的护士应提高护理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 标签: 骨科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因素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2008~2011年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的年龄、病因、基础肾脏病以及相关药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分析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的因素中,其中老年组和青年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老年组是以肾毒性药物以及严重感染或者是血容量的不足为主要的发病原因。然而在青年组中,主要是以恶性高血压、原发疾病活动以及急性左心衰等比较常见。在这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12例患者是由于原发病活动导致了慢性肾衰竭的急剧加重,15例患者是与药物没有相关的联系。结论通过对老年组和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了解到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的因素很多,在老年组中需要警惕要去肾衰竭的损害和严重感染以及血容量不足的可能;在青年组中主要对患者积极地控制高血压以及原发病活动和急性左心衰,来防止慢性肾衰竭出现急剧加重的可能。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危险因素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4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观察组)和2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既往高血压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吸烟、不良情绪、不良产前检查、基础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孕产数、既往高血压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文化程度、BMI、吸烟、不良情绪、产前检查、基础舒张压均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危险因素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桐乡市居民行为危险因素情况,为制定适合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取数据。结果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女姓;监测发现BMI肥胖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我市男性居民吸烟、饮酒率偏高,体育锻炼偏低,需提倡居民戒烟限酒,并进行体育锻炼。

  • 标签: 行为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360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等主要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并统计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发病率和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病最为主要,其发生率为85.47%,其次是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0.34%,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比例为21,并且脑梗死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结论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等均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控制,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相关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0岁)(χ2=4.99,p=0.025)、合并有基础疾病(χ2=18.02,p=0.000)、长期使用抗生素(χ2=4.12,p=0.042)、营养支持<25kcal/Kg/d(χ2=24.49,p=0.000)、血清白蛋白<35g/L(χ2=21.65,p=0.000)、血红蛋白水平<100g/L(χ2=25.49,p=0.000)、通气时间>6天(χ2=12.53,p=0.000)、制酸剂的使用(χ2=4.14,p=0.042)和制酸剂使用≥3天(χ2=10.42,p=0.001)均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合理慎重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脱机指针,及时脱机,并且尽量提高患者营养支持,减少或者用硫糖铝代替制酸制剂的使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卡方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糖、血脂异常流行病学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139例体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的GLU、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LDL-C、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T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GLU、LDL-C异常率与女性比较无明显异常,两者比较P>0.05;女性TG、TC、HDL-C异常人数明显低于男性,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年龄不断增高患者血糖异常人数不断增高,TG水平在36~55岁患者中异常率最高,TC在65岁以下的患者中异常率岁年龄增高而增高,但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则呈现降低趋势。35岁以下的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要明显偏低。结论影响血糖、血脂水平的因素非常多,加强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血糖 血脂 异常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30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9.93%),其中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泌尿道、其它分别占53.33%、16.67%、13.33%、10.00%、6.67%。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等均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必须加强对感染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对策,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研究。方法抽取我医院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300人作为医院感染监测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手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目标监测方法,据监测的结果采取有利的预防手段。结果通过一年的目标监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从2013年8.45%降到了2014年的1.34%,可见通过目标监测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监测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手段,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80例进入研究,对其进行3-10年的随访,统计其相关的随访资料并对进行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资料完全的为174例,在随访期间累计有51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累计发生率为29.3%,通过对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ALT、HBeAg、HBVDNA及观察时间分级这四个影响因素纳入到回归模型中,其中HBeAg阴性状态和HBVDNA高水平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HBeAg阴性状态和HBVDNA高水平为其高危因素,而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随着ALT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因此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保肝治疗降低其ALT水平可降低其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之间本社区7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病患组)和同期的80名健康居民(健康组)的生活情况与病史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脑梗塞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以及高血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家族史、体重和年龄的关系不大。结论社区老年脑梗塞的发病情况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以及高血脂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社区患者 脑梗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为女性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26例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和冠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确诊为冠心病组128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非冠心病组98例。冠心病组年龄大于50岁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LDL-C↑者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在肥胖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作为女性冠心病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

  • 标签: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意抽取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投诉与产妇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产房护理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