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文化产业是全球化的一个产业。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是因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遗传而理解也不尽一致。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文化活动,主要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行业。近年来,全球文化市场迅速崛起,一些新潮文化消费场所倍受青睐,与日俱增,有的还相当火爆,发展空间范围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发展,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渐成时尚,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发展领域范围逐步拓宽,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2000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约800多亿元,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740元,到2005年全国文化消费能力已经达到6000亿元。

  • 标签: 民间文化产业 民间文艺家 国际市场 资源优势 副主席 湖南省
  • 简介:本文以游客发表在网络中的游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记中呈现的景点共现次数和烈度指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华东地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内热门景点的分布状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绘了这些景区之间的共现关系,并依据各景区距共现核心位置的远近及其所辖景点的冷热均衡状况这两项指标将景区划分为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景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

  • 标签: 5A级景区 网络游记 共现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在当代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国际范围内中心—边缘关系结构的转变,处于当今民族国家体系当中的统合型国家在边疆治理与话语实践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统合型国家,当代中国的边疆问题具有"中时段"特征,并且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复线边疆的现实与挑战。本文从历史角度思考了统合型国家的内部生态问题,并通过对清朝边疆治理策略的分析,探讨了在继承清朝边疆"遗产"问题方面所遇到的正面和负面问题,以及如何从"我们的大清"认同成功地转变为"我们的中国"认同,并对现代中国边疆话语的重构提出了一些初步想法。

  • 标签: 统合型国家 边疆话语 清朝遗产
  • 简介:城郊型湿地公园位于城郊结合带,是城郊游憩地独具特色的形式之一,作为城市居民短程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其特点分析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径,需要以政府主导,做好分区规划,在考虑到社区居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最后以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了日照市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路径.

  • 标签: 城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 简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应成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创新工程“当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与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以及军事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以改革开放40年国家与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结合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问题意识,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和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理论价值。会议大体围绕两个领域的问题来展开:一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边疆治理和边疆理论的相关研究。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边疆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学术研讨会 现代化
  • 简介:山地传统民居属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大部分山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再加上当地居民保护意识淡漠,因此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极具紧迫性。以中山镇为例,提出了加强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措施与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山地传统民居资源,科学发挥山地民居经济效益,进一步弘扬民居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技艺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山地 传统民居 规划 保护
  • 简介: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 标签: 地方性 地方感 环境机理 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
  • 简介:国务院2015年9月正式批复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增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为环渤海地区合作的主要省(区、市),同时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为环渤海地区内陆合作的战略中心城市。新的发展形势为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城市在环渤海地区合作中立足自身优势参与国家战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和环渤海地区合作的战略中心城市,旨在为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战略中心城市 国家战略 错位发展 特色发展
  • 简介:本文是笔者的"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在系统梳理了双方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华大地上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体系的第一次碰撞发生在秦汉时期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先后实现游牧和农耕地区的"大一统"之后,两大政治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碰撞是自然的结果,是两大政治体分布的空间和支撑其存在的具有互补性的经济基础所导致,而碰撞的结果则是匈奴游牧行国体制最终被王朝藩属体系所涵盖,成为王朝藩属体系的一部分,而匈奴族群的一部分也被融入农耕族群之中。

  • 标签: 匈奴 汉王朝 游牧族群 农耕族群 碰撞 重组
  • 简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安全、边疆稳定与发展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边疆治理战略?《国家战略下的大边疆战略研究——多重世界非恒称视角下的力量博弈》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努力从多重世界非恒称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的"大边疆战略",无疑是我国学术界研究新时代中国边疆战略的最新力作,同时也有值得探讨、继续深化的领域。

  • 标签: 新时代 边疆治理 边疆战略
  • 简介:2018年1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新年论坛暨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委党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学者及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界》、《中国建设信息化》、《中国名城》等新闻媒体出席。在会议上,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17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与趋势”“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 标签: 国家中心城市 规划与建设 发展战略与趋势 都市化进程
  • 简介:在省纪检委、省监察厅、省纠风办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全省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于4月28日在滨河饭店隆重举行。参加大会的有省委副书记、省纪检委书记金银焕,副省长薛荣哲,国家旅游局纪检组长、局党组成员王军,省旅游局局长王锚深、副局长王春元、李太阳、王炳武、纪检组长闫俊英及全省各市(地)旅游局局长、纪检组长、省直各旅游企业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家旅游局 王军 行风建设 监察厅 局长 旅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