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次读马可的日记是在两年前的春天。那日,北京的天空笼罩在莫名其妙的昏黄中。我待在房间里,打开一本叫做《黄河入海流》的内部发行书。这是有关方面为纪念抗敌演剧队而组织编写的系列史料中的一部,八十多岁的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先生把它连同许多资料一起交给了我,希望我能写下些什么。

  • 标签: 日记 马可 再生 歌颂 史学家
  • 简介:《女神之再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开一代诗风之新诗集《女神》中的第一首诗,也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女神》之得名,首先自然是由于有它的存在。也就是在这首诗中,诗人强烈地表现了自己反抗黑暗,追求自由,和建设一个光明、美好的新中国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致李石岑信》则集中反映了郭沫若的早期诗歌理论和文艺思想,无论是郭沫若早期诗论和文艺思想的褒奖者或贬抑者,对这封信都是极为重视的。早期新文坛中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间有论争,也是由这封信中的某些提法诱发的。因此,这首诗和这封信,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之中,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的。

  • 标签: 女神之再生 李石岑 郭沫若研究 新文学运动 诗歌理论 新诗集
  • 简介:不断破坏,不断创造,努力塑造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五四时代精神最显著的体现。郭沫若早期诗作中反复出现的“毁灭”与“创造”的诗歌意象,实际上是诗人诗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型模式,这是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创作一个重要的精神载体与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同时也是诗人独特的人格精神与独特的诗歌艺术得以充分显示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郭沫若 毁灭与创造 原型批评
  • 简介:齐鲁之邦、人杰地灵的昌潍大平原东端的高密县,是晏子、郑玄等名人荟萃的历史名城,是盛产棉花的著名棉乡,也是中国再生胶行业的桂冠企业——高密再生胶厂的所在地。八十年代末,在中国经济疲软、产品滞销的背景下,高密再生胶厂以它的优质产品——夜鹰牌胎面再生胶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八九年又荣获国优。自八二年五次蝉联全国同行业挂冠、三次填补国内空白,又荣获全国再生胶行业建国以来初次设立的最高荣誉——银牌奖,成为令人惊羡的行业魁首,可是,在这面银牌上面,有谁能知道这个厂和它的厂长——邓志明在率领自己的企业过关斩隘、勇夺桂冠的道路上凝聚着几多风雨、甜酸苦辣呢?

  • 标签: 高密县 再生胶 八十年代 历史名城 优质产品 产品滞销
  • 简介:王韬的《淞隐漫录》最早登载于《点石斋画报》,其中《纪日本女子阿传事》与王韬诗集《蘅华馆诗录》中的《阿传曲》有明显的承接关系,同时又进行了若干改动。《点石斋画报》上《纪日本女子阿传事》的配图与小说本身的关注焦点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差异切入分析,可见大众媒体与创作主体不同的审美趣味。联系晚清时期媒体的生存环境和运作模式,从这一个案中可窥见文人与媒体合作时,创作方式受媒体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此外,王韬对同一故事采取的不同呈现形式也提示研究者,在研究清末民初曾刊登于报刊的小说时,目光应由“俗”及“雅”,拓展至诗文等其他文体。

  • 标签: 王韬 《淞隐漫录》 小说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