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王国维和叶嘉莹先生,俱是上个世纪在学研究中开风气之先的著名学者。两人的治观念与方法也原则上相似,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都很有渊源。据叶先生自述,在学理论与学研究上,她受王国维的影响最深。

  • 标签: 词学研究 叶嘉莹 王国维 词学理论 略论 风气
  • 简介: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典礼上,瓦斯特伯格宣读的颁奖蕴含着一些很值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内容和信息。他赞扬莫言是一位告别了程式化宣传海报的诗人,是一位描写自然的能手,认为莫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其文笔辛辣,想像丰富,人物充满了活力,叙述具有神秘色彩。不过,颁奖也存在对莫言作品内涵阐释上的失误和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颁奖词 偏见
  • 简介:如果我们真能穿越,到初唐的长安去参加一次那里举办的'成语大会',或许会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词。例如,如果选手口里说出这样的成语,请不要当作奇葩:狐假武威兽眄龙骧豹略龙韬不要以为你听错了,也不是因为长安官话与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不同,而是唐代的文人,由于避唐高祖李虎讳,是不能随口'虎'来'虎'去的。狐假虎威、虎眄

  • 标签: 中的隐身 例话 写本例
  • 简介:北宋初期最著名的词人无疑是柳永。仁宗时期,柳永以举子的身份来到都城开封,"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下面这首《看花回》正是在这个时期描写开封的作品:玉墄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唯有尊前。

  • 标签:
  • 简介: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后避太子嫌,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其父明珠,字端范,累官大学士、太傅,为朝廷显贵。容若天资聪慧,过

  • 标签: 纳兰性德 词作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大学士 卢氏
  • 简介:六盘山花儿是中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北"花儿"的一个分支,是流传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的一种山歌体民歌,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衬及其旋律是六盘山花儿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六盘山花儿中的衬旋律在花儿的音乐表现中具有引子、连接、结尾、扩充等结构功能,这从另一方面彰显了六盘山花儿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 标签: 六盘山花儿 衬词旋律 结构功能
  • 简介:称谓语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用语。对于称谓语"小姐"一的使用,有人认为越来越普遍,也有人认为已经没有人愿意接受"小姐"作为泛尊称。社会成员对"小姐"一的认同情况究竟如何?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小姐 社会认同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到宋代饮茶已成为“客礼”,成为“仪制”。蔡僚《铁围山丛谈》卷一记之甚详:“国朝仪制:天子御前殿,则群臣皆立奏事……二小殿乃有赐坐仪。既坐,则宣茶,又赐汤,此客礼也。”天子在后殿召见近臣,赐坐“宣茶”为“客礼”。天子巡视宫观寺院、阅武、视学、游观,大臣赴宴、群臣朝觐,均行赐茶礼(《宋史·礼志》)。民间以茶待客,已成“世俗”,朱或《萍洲可谈》记:“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

  • 标签: 茶会 宋代 士大夫 《铁围山丛谈》 歌唱 情趣
  • 简介:人生的道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我们很难从中找到一条康庄平坦之途.从而顺利地达到目的。我在青年时代即志于学,虽然几经沧桑.历尽艰辛,清苦一生,却颇感欣慰。小学毕业之后,我因家贫而辍学,遂遵父命从塾师刘果新先生学习:杲新先生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又接受了近世维新思想。从他学习儒家经典、诗词和书法,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年,却使我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并最终。

  • 标签: 词学 诗词 国学 历程 人生 儒家经典
  • 简介:里有关天气状况的描写可谓比比皆是,或是描摹景物、交代场景,或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天气描写时常在情感抒发方式、结构形式、个性风格、用语造句等方面体现出词人艺术技巧上的种种特色。在寄情诗酒风流的古之伤心人晏几道笔下,天气描写更是摇曳生姿、欲说还羞地吐露着词人的点点情愁悲欢。晏几道时常以巧妙运用天气描写来创造出奇特绝妙的艺术效果。笔者试图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分析小山,对其中家喻户晓的名篇警句做些许新视角解读的尝试,以窥探晏几道精湛绝伦艺之一二。

  • 标签: 天气状况 小山词 描写 “落花” 妙用 晏几道
  • 简介:本文是宁肯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的创作札记,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在场的、稍纵即逝的感触进行的回味和沉思。这一借助现代网络——微博记录下来的"心灵的摄影",不仅在文体上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同时也通过及时的记录而使得作者瞬时的思想火花得以保存与流布。

  • 标签: 《三个三重奏》 心灵照片 心灵摄影
  • 简介:李清照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可回避的重要家,其所作不多,后期作品更是融合了两宋之交的独特时代背景,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独特内涵。其《永遇乐》(落日镕金)一,主旨暗合了故国之思和身世沦落之悲,委曲婉转,感人至深,在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中,为我们展示了家国无依的深深遗恨。

  • 标签: 李清照 《永遇乐》 家国之恨 一唱三叹
  • 简介:吕碧城(1883~1943),近代杰出女词人。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后法号宝莲。安徽旌德人。她慧秀多才,除工于诗文,亦擅长书画,且通音律,生平为“女学”、“护生”等运动做出过杰出贡献,中年卜居瑞士日内瓦。一生三游欧美,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美术,著有《欧美纪事》、《欧美漫游录》等。集有《晓珠》、《信芳集》等,其中“海外新词”标新立异,广受称赞。

  • 标签: 吕碧城 《解连环·巴黎铁塔》 “海外新词” 近代词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