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 标签: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 简介:本文探讨分类目录产生漏检和检的原因,既有分类法本身的缺陷,分类人员的学识水平、工作质量的问题,又有读者检索方法的问题。相应提出防止问题产生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分类目录 漏检 误检 防止途径
  • 简介:致使义的"让"字句历来是各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文章通过观察TOCFL学习者语料库中韩国学习者产出的"让"字句,发现韩国学习者在"让"的代上有明显的特征,因此从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的角度找出其代的原因。同时考察"让"字句在教材中的编排是否符合学习者的习得顺序以及全面性,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让字句 偏误成因
  • 简介:要撰写好一篇请示,最主要的是要明确方向,就是请示的目的性要明确,然后是要遵循请示文种的内容结构要求起草。否则,想到哪就写到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何处该详,何处该略,一概无章可循,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是别人看不懂、自己说不清的“杂文”。

  • 标签: 请示 写作方法 语病 语言艺术
  • 简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下文简称《字典》)在1993年出版了修订本,在1995年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该修订版印数超过了150万册,其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但它虽经修订,却仍有不少失误。为免贻误广大读者,我曾指出了其中一部分注音释义方面的错误(见《辞书研究》1999年第1期、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9年4月第59期、《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所刊拙文)。

  • 标签: 学报 语文 南昌大学 出版 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
  • 简介:文章在语用调查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语词类活用说,认为古汉语词类活用说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偏:忽视语言的民族性,因袭印欧语的语法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以洋框古;忽视语言的时代性,拿现代汉语比附古代汉语,以今律古;忽视语言的系统性,孤立地就个体词的某种用法妄下结论,以意逆古。

  • 标签: 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 方法论 以洋框古 以今律古 以意逆古
  • 简介:感谢柴静和她主持的《新闻调查》,让我这么清晰地看到这个叫杨永信的人.看到他用电击网瘾的真相。作为新闻人,我天天接触大量新闻,难得有震惊之感,可是看了这期《新闻调查》,我被震惊得目瞪口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成年人,就是这样被以治疗的名义折磨的!

  • 标签: 网瘾 电击 《新闻调查》 教主 邪教 未成年人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 标签: 二语习得 语言接触 中介语 混合语 母语迁移
  • 简介: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究“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字句偏率最高的偏类型:因缺少谓语动词而误用成双宾语句的偏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偏产生的原因是留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足,最后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给”字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偏误原因 实证研究
  • 简介: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偏分析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翻译角度研究外国学生偏问题的较少。文章以由美国留学生组成的在华短期汉语班为对象,对学生在英译汉练习中出现的词语误用、语序混乱、篇章的衔接偏三类问题进行重点描述和分析,以讨论汉语和英语各自逻辑思维和句法文化对英译汉练习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结合短期班的特殊性质,对英译汉练习提出教学建议,如为重点语法知识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加强阅读训练等。

  • 标签: 在华短期汉语班 英译汉 偏误分析 思维比较
  • 简介:文章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通过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调查研究,归纳了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标记,分析了佤语作为母语干扰因素对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产生偏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认为教学中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佤语 普通话 语音 偏误标记 对策
  • 简介:对中高年级汉语学习者而言,书面语体的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汉语书面语和口语在组词造句的规则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这就增加了留学生对书面语的习得难度.文章在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的框架下,分析留学生的书面语作文材料,找出留学生经常出现的韵律偏,对偏进行分类和描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教学对策。

  • 标签: 书面语体 写作 韵律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 简介:本文的统计源自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4年秋季入学分班试卷,从中选取100份中高级水平的作文,在“有无题目”、“是否分段”、“是否空格”、“两端是否对齐”等方面进行统计,发现留学生在一般性文章的写作中存在严重的格式问题,其中“无题目”占98%、“一段到底”占84%、“不空格”占57%、“右端不规则长出”占52%。本文试图分析偏成因并提出教学建议。

  • 标签: 分班试卷 一般性文章 格式 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