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6月19日,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主任张苏军一行4人,在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康克俭,兵团党委副秘书长孙振同,兵团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进广,司法局副局长尚学礼,监狱局副局长贺丰朝、庄忠伦的陪同下,来到兵团石河子考察、指导司法行政工作。

  • 标签: 司法行政工作 兵团 石河子劳教所 敬业奉献 法律服务
  • 简介:<正>为了正确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现对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取保候审第一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犯罪嫌疑 县级公安机关 取保候审 刑事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人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安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要求,公安证券犯罪侦查局设立第一、第二、第三分局,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犯罪侦查 公安部 刑事诉讼程序 经济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03”5号文件,决定取消“商标代理组织审批”和“商标代理人资格核准“行政审批制度。该文件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商标代理法律服务领域的不当行政垄断,使全国广大律师依法从事商标代理法律服务成为现实,对于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国务院 商标代理 律师制度 律师事务所 国家工商总局
  • 简介:海南省人民检察院:你院琼检发刑捕[1998]1号《关于执行<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经审查,应当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捕中如果认为报请批准逮捕的证据存有疑问的,可以复核有关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以保证批捕案件的质量,防止错捕或漏捕。1998年5月12日

  • 标签: 批准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有关问题 侦查 刑事诉讼法 案件
  • 简介:2010年8月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奥巴马政府加强美国贸易法执行力度以响应总统的国家出口振兴计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了14项建议措施,以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执行力度。

  • 标签: 美国商务部 贸易救济措施 正常贸易关系 贸易体制 WTO 中美
  • 简介:在现代社会,裁判请求权是一国国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司法制度的设计应当保障国民的裁判请求权,使得国民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以后能够较为容易地诉诸法院并获得公正的审判.在我国,虽然宪法并没有明确确认公民的裁判请求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司法制度就不需要以裁判请求权的实现作为司法理念,也不意味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理论不需要以裁判请求权保护作为基础法理.

  • 标签: 民事诉讼 宪法理念 刘敏 《裁判请求权研究》 人权 诉讼权利
  • 简介:监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11月22日公布了《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规定指出,国家公务员以及国企相关人员家属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或入股煤矿、瞒报事故等,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配偶子女入股可开除。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将被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2)招标中为亲友谋私重者开除。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干预、插手安全生产装备、设备、设施采购或者招标投标等活动,情节严重开除。

  • 标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违法违纪行为 政纪处分 监察部 生产监管 国家公务员
  • 简介:<正>一、摘要2009年消防队员甲驾驶救护车转诊病人至邻市医院,沿路开启警示灯及警鸣器,闯越红灯时,撞击未避让之小客车右侧,致小客车未系安全带之驾驶乙受伤成植物人。甲肇事后,主动向到场警员陈明其为肇事者。案经乙之女代行告诉,经地方法院检察官侦查后起诉甲。刑事法院判决:乙对车祸之发生亦与有过失,斟酌甲过失程度、犯后坦认犯行,态度尚称良好等一切情状。甲因业务上之过失伤害人致重伤,处有期徒刑4个月;如易科罚金,以新台币1000元折算1日。民事法院判决:交通事故甲与乙应各负1:1之过失责任。被告甲应负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责任,乙得请求消防局赔偿之金额,为7,072,062元。依过失相抵之规定,得请求消防局赔偿之金额,应减半为3,536,031元。本文认为:台湾地区之刑事过失定义过于主观,加上从路权关系与近年来"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之修正,甲有优先行车路权,应属正当行为,似不应受刑事处罚。

  • 标签: 救护车 台湾地区 路权 道路交通事故 过失相抵 道路交通管理
  • 简介:经2015年7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现将马世龙(抢劫)核准追诉案等四个指导性案例印发你们,供参照适用。马世龙(抢劫)核准追诉案(检例第20号)【关键词】核准追诉后果严重影响恶劣【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马世龙,男,1970年生,吉林省公主岭市人。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指导性案例 印发 检察委员会 犯罪嫌疑人 参照适用
  • 简介:客观归责理论形成于德国。1990年代初,台湾地区刑法学界开始介绍客观归责理论,虽然未必成为主流,但在刑法学的研究上引起很大的重视。相对于此,台湾地区司法实务由于长期受相当因果关系的影响,客观归责理论的运用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且是从各级法院的第一审开始。台湾地区“最高法院”96年台上第5992号判决突破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束缚,大胆采用客观归责理论,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法律学说从外国引进,能否在本土生根,是测试这个外国学说是否良好的指标。台湾地区“最高法院”虽然已经接受客观归责理论,但是否可能取代相当因果关系说而成为实务的主流,还需要后续的观察。

  • 标签: 客观归责 因果关系 风险实现
  • 简介:绪论1,韩国民法的制造韩国民法~②是于1958年2月22日制订,自196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在之后的50多年间,韩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很多在制定民法当时所无法预料的现象。学术界和实务界曾为解决新问题而提出对应的方法,但反而使法典规范与现实纷争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了。制定民法之后的修订主要是围绕家族法进行的,而有关财产法的修订则仅仅是很少的一分。因此,通过民法修改制订一具有现实适配性的民法典,可以说是民法学界的重大课题。最高额抵押权制度是体现规范与现实背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制度。虽

  • 标签: 最高额抵押 担保债权 韩国社会 修订案 法务部 抵押权人
  • 简介:《人民检察院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法律程序 申诉 控告 受理 印发
  • 简介:《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危规》)第25—89套修正案已于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生效。国际海事组织已出版了包括第25—89套修正案在内的新版《国际危规》,安全监督局组织翻译的《国际危规》中文版也即将出版。新版《国际危规》除增加“海洋污染物”、“中型散装容器”等内容外,还对其

  • 标签: 海洋污染物 固体散货 货物安全 移动罐柜 船舶检验 一九
  • 简介:企业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持分支机构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授权文件,经申请和公示,取得证券交易中心席位,并以申请证券交易中心席位时备案的业务专用章及个人名章,所为的确认证券交易行为,在该分支机构撤销后,应由其所在的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 标签: 投资基金 国际证券 证券交易中心 深圳 证券回购纠纷 信托投资
  • 简介:中国台湾地区每年有数万件诉愿案件,但却少见以诉愿决定为主题的实证研究。本文除以台湾地区“行政院”所公布的台湾地区“内政诉愿会”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客体外,抽样台湾地区“内政”2006年至2009年近900件诉愿案件,以逻辑回归模型、费雪精确检验、叙述统计,分析抽样案件。本文提出“诉愿程序更正比例”为新的指标,用以辅助评估台湾地区“内政诉愿会”的运作成效。该指标计算诉愿程序所发现的行政处分错误,占诉愿暨诉讼程序所发现的行政处分错误之比率;台湾地区“内政诉愿会”的诉愿程序更正比例为91%。此外,本文发现台湾地区“内政诉愿会”倾向尊重原处分机关对“非法律专业”案件的事实认定;并且,诉愿决定书较少记叙“合目的性审查”的内容。再者,当事人较少陈述意见,台湾地区“内政诉愿会”更少举行言词辩论。最后,台湾地区“内政”诉愿审议时间一般短于台湾地区“高等行政法院”审议时间,但有23.8%的诉愿人未接受诉愿结果而向台湾地区“行政法院”提诉。

  • 标签: 诉愿 非法律专业 “诉愿审议委员会” 台湾地区“内政部” 合目的性审查 法学实证研究
  • 简介:本文以最高法院(2013)民申第908号民事裁定书入手,提出产品自损和纯粹经济损失是否适用侵权责任的问题。首先梳理了我国《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的“财产损害”概念,明确其一般不包括产品自身损害。但《侵权责任法》中的产品责任可能包括产品自损及纯粹经济损失。继而本文以功能主义的比较法方法研究德国民法中的“继续侵蚀性损害”学说与实务,并与我国民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认为《侵权责任法》第41条可予赔偿的产品自损范围过于宽泛,应作适当限缩。

  • 标签: 产品自损 纯粹经济损失 侵权责任 限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