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睾丸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16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62岁,平均28.7岁。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8例,双侧2例。10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行双侧睾丸肿瘤切除术),5例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1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行左侧保留睾丸的睾丸剜除术。结果16例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为2.3(0.7~4.0)cm。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回示均为睾丸间质细胞瘤,其中1例病理提示为恶性,因CT未发现转移,术后未进一步治疗,且随访67个月未见转移。1例术前CT提示双侧肾上腺转移患者行2个周期PEB(依托泊苷+顺铂+博来霉素)方案化疗,术后随访60个月,未见新发转移。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0(3~67)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瘤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单侧肿瘤且无生育要求或肿瘤体积相对于睾丸体积较大者可选择睾丸根治切除术,而对于青春期前患者、双侧睾丸间质细胞瘤等患者,特别是病理检查确诊是良性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应为首选。

  • 标签: 间质细胞瘤 睾丸肿瘤 肿瘤剜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结果6例肿瘤起源于小肠,3例起源于胃,2例源于大肠.超声表现多数为外生性的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回声肿块,回声不均匀,其中5例可见肝多发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无特异性,但超声检查能明确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助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 标签: 间质细胞瘤 超声检查 胃肠肿瘤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 超声表现 肿瘤起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室间质控提高形态学诊断技术水平.方法通过本科室近三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形态学室间质评总结分析.结果积极参与形态学室间质评活动,善于从室间质评反馈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细胞形态鉴别与综合分析能力.关键词细胞形态学;室间质控Abstractobjectivethroughqualityimprovemorphologicaldiagnosistechnologybetweenmorphology.methodsThroughnearlythreeyearsintheministryofhealthraids(undergraduatecourseroomcentermorphologyinterstitialreviewsummaryanalysis.ResultsmorphologicalroomtoactivelyparticipateininterstiGtialreviewactivities,goodatlessonsfromventricularinterstitialevaluationfeedback,improvecellmorphologicalidentificationandcomprehensiveanalysiscapabilGityKeywordsCellmorphology;Cellqualitycontrol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睾丸间质细胞瘤进行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均为单侧无痛性睾丸肿大,光镜下肿瘤为中等大小的多角型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呈团、条索或弥漫分布。免疫组化抑制素、波形蛋白均阳性。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瘤是极少见的,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可出现多种组织结构,应与肾上腺性征综合征、结节状Leydig增生、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等鉴别。

  • 标签: 间质细胞瘤 睾丸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脱细胞基质(UDM)涂层对脂肪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利用灌注法制备犬UDM,为UDM组,以正常犬输尿管为正常输尿管组。采用HE染色、DAPI染色和DNA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细胞成分的残留情况;Masson三色染色和胶原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胶原的保留情况;阿尔新蓝染色和糖胺聚糖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糖胺聚糖的分布及含量。分离培养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D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用胃蛋白酶消化法制备UDM涂层作为实验组,Ⅰ型鼠尾胶原涂层作为对照组,将cADMSCs种植在不同涂层上,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DMSCs的分化情况。结果HE和DAPI染色结果显示UDM组未见明显的细胞核残留;D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UDM组中DNA含量[(38.87 ± 3.40) ng/mg]明显低于正常输尿管组[(1 694.63 ± 169.83) ng/mg,P<0.05]。Masson三色染色和胶原定量检测结果显示UDM组中胶原含量[(265.89 ± 16.40) μg/mg]与正常输尿管组[(288.73 ± 16.32) μg/m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新蓝染色结果显示UDM组中有糖胺聚糖分布;糖胺聚糖定量检测结果显示UDM组中糖胺聚糖含量[(1.57±0.19) μg/mg]低于正常输尿管组[(3.43±0.12) μg/mg] (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培养3、7、10 d的α-SMA的表达量(2.51 ± 0.27、3.68 ± 0.33、4.91 ± 0.45)均高于相应对照组(0.97 ± 0.09、1.02 ± 0.10、1.00 ± 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实验组α-SM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随着培养时间增加,α-SMA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示实验组和对照组α-SMA的表达趋势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制备的UDM去除了细胞成分,且很好地保留了胶原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UDM涂层可促进cADMSCs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输尿管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曾被认为是废物的脂肪组织正成为国外生物学上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一新的成体干细胞: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adultstromalcells,ADAScells),因其具有易获取,易扩增的特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而倍受关注。

  • 标签: 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干细胞 脂肪组织 生物学 多向分化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被广泛的研究。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下诱导细胞迁移、并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局部存活、分化成特定的细胞,实现愈合、修复、再生的功能。这些内、外源性细胞是如何识别、移到受损部位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如CXC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等细胞因子在干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部分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以更好的理解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细胞的能力,而成体组织中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其所在组织中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细胞。随着组织工程和移植医学的兴起,人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

  • 标签: 肝细胞分化 骨髓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软骨细胞 胚胎干细胞
  • 简介:研究了5-AZA、AngII及其联合诱导人心脏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和提高分化率的方法。经患者或家属同意,从心外科手术中获取人心脏右心耳组织,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传代,选用P2-P8细胞与心脏干细胞抗体CD117(c-kit)结合后,经流式细胞仪无菌分选纯化心脏干细胞,对分选纯化后的c-kit+CSCs进行培养(见前期试验)。选取无菌分选纯化后c-kit+CSCs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普通心脏干细胞培养液)、5-AZA诱导组、AngII诱导组、5-AZA和AngII联合诱导组。4周后用WesternBlotting测定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I、Cx43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分化率。人心脏干细胞诱导4周后,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四组均有cTnI、Cx43表达,对照组表达最弱,5-AZA和AngII联合组表达最强。人心脏干细胞诱导4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分化率,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27.86±4.52)%、5-AZA组(52.71±7.40)%、AngII组(40.48±7.02)%、5-AZA和AngII联合组(64.74±6.11)%;四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AZA、AngII均能诱导人c-kit+CSCs分化为心肌细胞,5-AZA和AngII联合诱导的心肌细胞分化率高于5-AZA、AngII单独诱导方案。

  • 标签: 人心脏干细胞 分化 心肌细胞 5-氮杂胞苷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目的通过探索体外诱导表皮干细胞向汗腺上皮分化可能性,为汗腺组织工程探索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别收集正常皮肤表皮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选表皮干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连续观察,不同浓度EGF(50~1000ng/mL)作用于表皮干细胞后的细胞生长动力学变化,免疫荧光鉴定汗腺细胞表型(NHE-1,NKCC-1)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EGF对于细胞的毒性。结果50ng/mL和100ng/mLEGF对表皮细胞促增殖能力明显,且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500ng/mL和1000ng/mLEGF抑制细胞增殖。1000ng/mLEGF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表皮干细胞经过50ng/mLEGF诱导后表达汗腺上皮相对特异性标记NHE-1及NKCC-1。结论表皮干细胞可成为汗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50ng/mlEGF可作为相对优化的表皮干细胞诱导条件。

  • 标签: 表皮干细胞 汗腺 诱导 分化
  • 简介:摘要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微囊泡等纳米级细胞外囊泡,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发挥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在再生治疗中有良好的前景。大量研究显示,干细胞细胞外囊泡能促进骨再生,其机制包括抑制缺血缺氧引起的骨细胞坏死,促进干细胞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促进血管生成等;进一步研究证实,微RNA等成分可能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就干细胞外泌体及微囊泡等细胞外囊泡的分泌、组成、功能及其在骨再生治疗中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外泌体 骨再生 细胞外囊泡
  • 简介:据DingL2012年1月25日[Nature,2012,481(7382):457-462]报道,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院新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体内造血干细胞存活和茁壮成长的环境——构成血管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和血管周细胞(perivascularcell)起关键作用,这是增加骨髓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一步。

  • 标签: 细胞微环境 造血干 鉴定 血管周细胞 培育 内皮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广泛分布的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组织内稳定、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吞噬、迁移、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炎症及生物能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抑制 功能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疾病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各种原因,肝失代偿的治疗相当困难,体外肝支持装置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原位肝移植供体严重短缺。用多能干细胞诱导肝细胞和肝类器官不仅可以研究肝细胞的命运决定、肝发育、肝再生机制和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而且也可用于筛选药物,并为未来的移植治疗提供稳定的功能性肝细胞来源。与肝脏发育类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肝细胞和类器官的培养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从几个关键因素的变化开始,最终形成具有复杂功能的细胞/器官。现介绍目前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和类器官培养的主要方法和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多能干细胞 类肝细胞 肝类器官
  • 简介:目的建立肝癌耐药细胞株,并观察耐药细胞株癌干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株,并对亲代与耐药肝癌细胞株进行癌细胞基本特性、癌于细胞相关细胞学特性进行检测,用计数法检测癌细胞生长曲线、倍增时间与MTT法测耐药倍数;单个细胞成株培养、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球囊”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与亲本细胞相似,呈上皮样生长方式,但其中梭状细胞略多,耐药倍数为292倍;生长曲线表明其增殖速度明显低于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且倍增时间增加;耐药BEL-7404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率、“球囊”细胞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其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结论低浓度阿霉素持续增量法可诱导形成耐药肝癌细胞株,但耐药肝癌细胞株的癌干细胞特征并不明显。

  • 标签: 肝肿瘤 耐药性 癌干细胞 耐药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大剂量化疗加手术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IV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并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由于儿童本身个体的特殊性,在动员与采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使采集能顺利进行,降低不良反应,我们为采集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COM.TEC连续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造血干细胞。结果30例患儿通过采集前给予家长和患儿对整个过程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采集的全过程给予密切的监护,不需要镇静与麻醉,操作简单、损伤小,经医护配合,均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采集效率均得到CD34+>2.0×106/kg患者体重的干细胞。所有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后8~14d均植活。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干细胞采集 护理
  • 简介:据2012年8月3日WesterterpM[CellStemCell,2012,11(2):195-206]报道,完好的胆固醇代谢平衡,有助于维持造血干细胞和多向祖细胞(HSPC)处于静息状态。负责跨细胞膜转运胆固醇的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因子ABCA1和ABCG1缺陷,可导致小鼠细胞胆固醇流出途径障碍。小鼠细胞胆固醇流出途径障碍.显示出HSPC动员和髓外造血的急剧增加。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多向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 调节 ABCA1 三磷酸腺苷
  • 简介:目的观察猫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情况.方法从猫的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在体外给予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增殖后用分化诱导因子(维甲酸,Retinoicacid,RA)进行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情况.结果猫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胞体增大,镜下可见丰富的胞浆颗粒,继之出芽,贴壁生长,可形成克隆团,同时可传代培养.这些具有克隆能力的骨髓基质细胞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而且能分化出胶质细胞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结论猫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干细胞特征,在合适的条件下可扩增、形成克隆并诱导分化出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特征细胞,它们可考虑作为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细胞移植治疗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