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气管插管后患者气道的护理展开论述,证明了系统、规范的插管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成功率,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介绍了气管意外脱落的一些措施,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 气管插管 护理研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6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结合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2.9±1.1)岁,监护时间为2~35d,平均(10.3±3.6)d。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5±1.5)岁,监护时间为1~34d,平均(10.1±3.1)d,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由于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延误,病情较重,入院后监护3天死亡;治疗组无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患儿坠床,1例患儿发生感染,因沟通方式不对遭患儿家属投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无患儿坠床,无投诉事件发生,仅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13%,远低于治疗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 预防措施 护理安全
  • 简介:湖北省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 ICU(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发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 200例肺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体内病原菌的分布状况。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生概率是 18.5%,其中包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多种基础疾病。结论 高危病发人群必须要采取措施预防获得性肺炎,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来降低病发率,对基础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以药敏实验结果为依据,把多种抗生素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ICU)是监护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在监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及时而准确的掌握病情,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急危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危重症 ICU 监护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诊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判断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部位发布,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为13.33%(20/150);表现为典型医院感染者11例(55.00%,11/20),不典型等9例(45.00%,9/20)。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大于10.0×109/L或<4.0×109/L10例(50.00%,10/20)。以呼吸道感染最多11例(55.00%,11/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6例(30.00%,6/20),其他3例(15.00%,3/20)。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糖水平、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意识障碍、应用抑酸制剂、气管插管高于无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4例(20.00%,4/20)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2例(4.62%,6/13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具有一定临床特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着压力。在ICU的特殊环境及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和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疏导和护理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 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考组与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参考组75例患者有2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高达21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28%;实验组75例患者有6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6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8%。以上两组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对于尿路感染的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显著的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1,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他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与年长儿有着很大的差别,体内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善,临床变化也有很多的特殊性,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须加强监护和护理,注重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作为重症监护护士应懂得通过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评估新生儿目前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做好预防,减少并发症1-2;同时,还要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现结合临床实践,将儿科重症监护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8例(9.5%)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在治疗后,8例患者中痊愈5例(62.5%),显效2例(25.0%),有效1例(12.5%),无效0例(0.0%),治疗总有效率87.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诊断采用病史依据、放射检查、病原菌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重症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轻症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分级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分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以及护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2例,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发生率20.0%(8/4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疮,促使其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路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中分级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中分级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康复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经中分级护理干预的恢复良好率为8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中分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分级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恢复良好率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部护理循证标准下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重症监护患者,根据眼部护理循证标准的应用前后,分为观察组(应用后)53例和对照组(应用前)4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及其眼部健康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34>77.55%)相对更高(χ2=18.432,P<0.05),而眼部并发症发生率(3.77%<16.33)相对更低(χ2=21.964,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有效执行眼部护理循证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保护患者的眼部健康,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 标签: 眼部护理 循证标准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305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2例,对照组15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回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回访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肿瘤患者中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重症监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