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现代汉语中构词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逆一组,称为同素逆序。(王雅丽2018)如,“讲演———演讲”“察觉———觉察”“爱怜———怜爱”这一部分教学内容通常是放在《现代汉语———词汇》同义下面,设为等义,认为可以相互交换运用,用哪一个都可以,甚而有一部分人将同素逆序作为现代汉语普通话规范对象,本人不以为然,有人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计382组同素逆序同义,本文将基于“用法先于语法”和形式决定功能和意义(即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意义不同和形式不同,功能不同)观点来谈一谈同素逆序现代汉语教学。

  • 标签: 同素逆序词 用法先于语法 形式 教学
  • 简介:一、导言(一)语言游戏和语境选择:本文目的和方法“公班衙”和“公司”为英文“company”或者为荷兰文“Compagnie”一中文翻译,这是诸多中文文献共识。然而,与制度有关而值得进一步探究问题是:在19世纪中期之前,“公班衙”、“公司”主要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EIC)专用名词,

  • 标签: “公司” 制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 信息 语词 解读
  • 简介:“这/那+名词”结构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定冠词产生影响.“这/那+名词”结构可以通过语义、句法语篇、音韵层面的迁移实现汉语母语者对英语“theNP”结构习得.本文对指示“这”“那”弱化用法进行描述,并对“这/那+名词”结构向“theNP”结构迁移途径进行详细梳理.二语习得研究者要充分注意功能习得复杂性,即习得“theNP”表层结构并不能表示学习者已完全习得该功能深层结构及其全部用法,与本族语者在认知层面存在差异.

  • 标签: (那) NP the NP 迁移
  • 简介:汉语"了"在壮语中能作为全称量化和最高级标记。这种多功能模式见于壮语其他固有,见于与壮语具有亲属关系黎语,而罕见于汉语"了"。因此,上述两种功能很可能是汉语"了"借入壮语之后发生创新性演变。而这种创新又反过来影响汉语"完",导致南宁普通话"完"具有罕见于其他方言"完"功能。

  • 标签: 汉语“了” 壮语 全程量化词 最高程度标记
  • 简介:“it”一无论是发音还是构成都十分简单,但其用法却变化多端,而且其使用频率也相当高,文章从它指代用法和非指代用法入手,分析了it在各个语境中所起不同作用及所充当不同句子成份。

  • 标签: 代词 'it ' 指代用法 非指代用法 语音
  • 简介:在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以下两种情况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例如:公元前5世纪、20世纪90年代、1995年6月8日14时30分。表示年份要写全称,1995年不能写成95年或95年;1953—1958年不能写成1953—58年。年月日可以写成1995206208。时刻用“:”分隔形式。如:13时45分8秒可以写成13:45:08。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十九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二十世纪初,俄语中出现了一种新倾向,即表示人职业、职务、身份、社会地位阳性名词不仅用来表示男性,而且也开始用来表示女性。这在当时文学作品中就有所反映。不过,那时这类名词表示女性(部分以женщина等做同位语)时,多用于名词性合成谓语

  • 标签: 类名词 名词性 文学作品 十九世纪 关系代词 实际言语
  • 简介:副词“不”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否定,但有时候不完全表示否定,而仅仅起增强语气作用。(一)在惯用语中。例如:小王虽然是大学本科生,但刚接受这个复杂工作,难免不出差错。

  • 标签: “不” 用法 大学本科生 惯用语
  • 简介:以上两道高考试题考察皆为why充当关系副词与表示“上文提到……”和that替代词构成表语从句用法。why可以充当名词,疑问副词,感叹词,关系代词等,而且其特殊用法也较多,且不易掌握,本文拟就why用法予以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 标签: 特殊用法 表语从句 疑问 高考试题 关系副词 关系代词
  • 简介:<正>名词按其所表示事物性质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学习名词数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十点;一、可数名词:能直接用数量来表示名词叫可数名词。例如,fiveeggs五个鸡蛋、twopens两支钢笔。二、可数名词用法,当可数名词数量表示"一"时,名词用单数,此时可以直接用a或an来修饰。例如,aruler一把尺子、agirl一个女孩。当可数名词数量大于"一"时,名词用复数形式,例如,sixbooks六本书。

  • 标签: 不可数名词 单数名词 复数形式 用法 数量 巧记
  • 简介:<正>有些用第三人称叙述古诗文,忽然在某地方冒出一个或几个“我”字,或者整篇都是第三人称叙述,开头或结尾都突兀地插入一个“我”字,使人甚感困惑不解。应该怎样解释这些“我”字呢?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代为自称”,即作者代叙述对象自称(廖柏昂《古诗文“代为自称”表达方式述略》,见本刊一九九二第三期)。但是这一说法是不符合这种语言现象实际。因为据研究,

  • 标签: 特殊用法 第三人称代词 老彭 现代汉语 叙述人称 古诗文
  • 简介:俄语语气是一个较难掌握词类。因为:1.词义抽象。不少语气之间意义差别又很细微,不易辨别。2.词义灵活。同一语气在不同场合,词义就起变化。尤其当一些语气合并使用时,不仅增添了新含义,而且前后位置一颠倒,词义与用法也往往随之起变化。例如:воти,ивот;вот

  • 标签: 语言情景 词汇意义 舒金 承上启下作用 泥水工 固定词组
  • 简介:尽管by这个只由两个字母组成,但它却有着相当广泛意义。这里笔者把by常见用法作一小结,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用法 字母 小结 参考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