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可发生在全身多个部位,而发生于深部软组织的DLBCL较罕见。现报道1例病理诊断为深部软组织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淋巴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的临床分期、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同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淋巴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现状。结果淋巴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发生率排名前三位的为ⅢB~Ⅳ期〔45例(80.35%)〕、血栓阴性〔41例(73.21%)〕及上肢静脉血栓〔39例(69.64%)〕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合并疾病、3个月内有手术史、导管尖端位置、肿瘤远处转移、运动以及穿刺部位均为淋巴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穿刺部位、合并疾病、导管尖端位置均为影响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需充分利用正确、科学化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分析,做好相关血栓栓塞的准备及预防措施,以降低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淋巴瘤 PICC 血栓形成
  • 作者: 郑鑫琪 朱华渊 李建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医科大学血液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9,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医科大学血液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9;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浦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中心,南京 211800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钰 石远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TOPK/PBK在恶性淋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方法以80例恶性淋巴、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淋巴组织的TOPK/PBK表达,对比分析TOPK/PBK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淋巴患儿的TOPK/PBK阳性率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P〈0.05);TOPK/PBK阳性率在霍奇金淋巴(HL)与非霍奇金淋巴(NH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母细胞淋巴、成熟B细胞淋巴、成熟T/NK细胞淋巴的TOPK/PBK阳性率以淋巴母细胞淋巴最高,但成熟B细胞淋巴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TOPK/PBK在儿童恶性淋巴淋巴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NHL病理类型有关。

  • 标签: TOPK/PBK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运用SP法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全身无力、体重减轻、发热;经胸腔镜肺活检结果显示,异形性大细胞和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血管坏死和受累;免疫表型CD30+、CD45+、EBV+、CD20++、ALK、CD68+、CD56以及CD15等均一。结论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是比较罕见的一种B细胞性淋巴,其发病与感染EBV有关,临床诊断难度大,应该注意与结节病、结核病以及Wegener肉芽肿等相鉴别,并将临床表现、形态学、影像学以及免疫表型等作为基本依据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肺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大B细胞 病理特点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23岁,因胸痛、胸闷伴高热10余天,于1998年4月底入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扫描示右上纵隔肿瘤,于1998年5月转入上海某医院住院诊治,诊断为"纵隔恶性淋巴",多次行放疗及化疗,症状好转,但肿块未消失,于1998-10-06入我院就诊。查体:精神差,贫血貌,头发脱落,颈部及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触诊时不肿大。X线胸片示右上肺小片状模糊影,可能为结核灶;胸部CT示

  • 标签: 纵隔 淋巴结核 淋巴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T淋巴母细胞淋巴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 标签:
  • 简介:转化型淋巴(TL)这一概念最早是由Gall和Mallory于1942年提出,随后Rappapor等于1956年详细描述了淋巴的转化。众所周知,TL的出现,给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带来很大的困惑。但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方法的

  • 标签: 淋巴瘤细胞 转化型 Mallory 病理医师 恶性淋巴瘤 CHO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睾丸淋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睾丸淋巴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单侧发病6例,双侧发病3例。睾丸肿瘤为无痛性肿块,体积均较大,8例边界较清,1例边界欠清。平扫密度均匀或稍不均匀,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强化明显,7例强化均匀,2例见小片状稍低密度。6例伴淋巴结肿大和/或肝脾肿大、或内脏淋巴浸润改变。4例伴精索增粗。结论睾丸淋巴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CT对睾丸淋巴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睾丸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Analysis of CT Findings of Testicular Lymphoma.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2岁,因“面部浮肿1个月”于2003年11月3日入我院肿瘤科。主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锁骨上窝有1枚蚕豆粒大的肿物伴面部浮肿,并自觉憋闷,轻度心悸、多汗、消瘦、食欲正常,曾在家中口服抗生素(不详),无好转,面部浮肿继续加重,在门诊行CT检查示:纵隔淋巴结肿大,经B超发现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牛眼征)。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吸烟史20年,否认有遗传病史。

  • 标签: 淋巴瘤 化学治疗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滤泡淋巴(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虽然FL预后良好,但复发难治FL仍是治疗难点。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多项关于复发难治FL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靶向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等。文章结合ASH年会报道对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滤泡型 复发 难治 分子靶向治疗 抗体,双特异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淋巴(PLB)是一类少见的结外淋巴,占骨恶性肿瘤的3%~7%,占结外淋巴约5%,占成年人所有淋巴的2%。PL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5~6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PLB通常以病变部位疼痛或局部软组织肿胀起病,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必须通过手术取样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来确诊。目前PLB以全身化疗联合受累骨放疗为主。文章对PLB的诊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 骨肿瘤 诊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睫状体淋巴是极为罕见的眼内淋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常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B细胞淋巴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较为少见。睫状体淋巴的临床表现与前葡萄膜炎相似,病情进展可出现前房积脓和继发性青光眼,特征性表现包括虹膜结节、虹膜新生血管及前房积血。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睫状体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或占位。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及基因重排可提高其诊断率。放射治疗、化学疗法或二者联合治疗通常可获得较好预后。本文对睫状体淋巴的分类及病理类型、眼部表现及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眼内淋巴瘤 睫状体 病理/分类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