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传统的国际商事仲裁中,'所在地'理论在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而随着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发展,'所在地'理论受到了'非国内化'理论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对'非国内化'理论的分析,认为该理论适应了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统一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必将成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律适用中的主导理论.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程序法 “非国内化”理论
  • 简介: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法律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法律价值的了解也显得尤为深入。而法的价值本身又是一个既存在协调又具有矛盾的体系。关于法的正义与效率这两个价值的关系的争议问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各个学界所讨论的一个话题。仲裁,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有关国际性的商事纠纷的其中一种形式,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在现实有关贸易买卖中形成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学者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写作,但不足的是,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有关价值取向问题并没有过多的研究。在此,本人在法理学正义与效率的关系中通过比较分析来对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有关的探讨,并在最后结论中,打破传统的仲裁效率优先的观点,倾向仲裁回归到正义的实现上来。

  • 标签: 价值取向 正义 效率 国际商事仲裁
  • 简介:商人习惯法成为现在商人法的重要渊源,它的使用提高了国际商事仲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各国国内法的差异而严重影响案件结果的情况,更好地保证了个案的公正裁决。我国立法界对现代商人法规则已逐步接受。但尽管我国仲裁立法中有关现代商人法适用的规定已有不少,却仍然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仲裁立法中对现代商人法的适用应进行更明确的规定;法院对仲裁给予适当监督;在国际商事争议处理中更多适用比较成熟的现代商人习惯法。

  • 标签: 商人习惯法 国际商事仲裁 适用
  • 简介:本文首先对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公共权力与民间权力的冲撞导致了人类社会争端解决方式的不断变化。公权力对私力救济,特别是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活动的介入,既对当代仲裁制度的扩大与发展提供了司法支持,也有"公共政策"及司法监督等实践而形成的制约。本文从法理角度出发,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与司法监督的关系。并最终将其扩展至实践,提出了在现实冲突下的解决方式,以期达到公共权力与仲裁方式的彼此包容,相互促进。

  • 标签: 公共权力 国际商事仲裁 私力救济
  • 简介:撤销裁决的理由以及理由的成立与否,直接关系到裁决的有效与否,进而影响到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能否实现。因此,研究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1958年《纽约公约》和1980年《示范法》以及商事仲裁制度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及实践做法,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裁决本身的问题、仲裁管辖权问题、仲裁程序性缺陷、争议事项不具有可仲裁性以及裁决违反公共秩序等五大类撤销裁决的理由作一探讨,并对它们各自的发展趋势作一分析。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 撤销理由 发展趋势 仲裁庭 仲裁管辖权 仲裁程序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从立法、司法实践、仲裁实践、理论研究等方面总结和检讨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围绕着经济全球化做文章、在网(互联网)上下功夫、在法律上和文化上找寻仲裁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契合点、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国仲裁文化。

  • 标签: 中国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文化 立法体系 司法实践 仲裁法
  • 简介:财产保全作为程序性的临时措施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各国仲裁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于这一措施的申请与实施、决定权及其域外执行力都有很大的分歧,国际上也没有统一有效的规则,严重影响了国际商事仲裁解决纠纷的实际效果。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中国涉外仲裁的有关法规与实践提出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财产保全 临时措施 涉外仲裁 仲裁制度 决定权
  • 简介:2015年国际投资学研究有以下五大热点。一,企业异质性(尤其是生产率异质性)、制度、套利动机和洗钱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二,国际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出口规模、出口技术复杂度)和产业转移的影响。三,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四,国际直接投资的绩效,如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母国的政治关系与政府干预、投资模式与经验。五,全球投资治理,主要是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调整和构建,以及双边投资协定的问题和前景。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跨国资本流动和全球治理问题研究中得到一些应用。

  • 标签: 国际直接投资 异质性 制度 影响 绩效 治理
  • 简介:【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演进,始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国际投资在如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助推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使得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益处。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国际投资属于跨国投资,其本身必然存在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对于投资方式与投资目的认识的差异性、各方对于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考量以及投资环境与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诸多国际投资争议的产生。在这些争议中,征收被视为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如何理解征收以及如何处理征收后的遗留问题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 标签: 国际投资 待遇标准 直接征收 间接征收 征收补偿
  • 简介:日本横滨地区法院1999年8月25日作出裁定,承认和执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此案系防冻剂销售合同,买方为日本某化工公司系仲裁的被申请人,卖方为中国某化工公司系仲裁的申请人,双方于1996年12月5日签订了上述合同。

  • 标签: 裁定 法院 仲裁裁决 执行 被申请人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 简介:2006年5月31日至6月3日,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ICCA)第18届仲裁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回到基础”,共有6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律界人士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于健龙和贸仲名誉副主任兼ICCA咨询委员会委员唐厚志率领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大会。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 代表团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蒙特利尔 加拿大
  • 简介:投资定义在国际投资协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协定中各种实体条款和程序条款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将争议提交到仲裁庭裁决的前提。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定义可以建立在财产、企业或商业存在的基础上,其中前两者最为常见。ICSID一般认为,提交到仲裁庭的争议需要同时满足当事方之间投资协定以及ICSID公约对投资的定义。在实践中,仲裁庭发展出Salini标准用以判断争议是否是ICSID公约下投资。通过对2012年美国投资协定范本、欧盟一加拿大投资草案和中国与加拿大双边投资协定的分析发现,晚近的国际投资协定表现出投资扩大化的趋势,并且在内容上有同化的倾向。

  • 标签: 投资定义 Salini标准 ICSID财产 企业
  • 简介:近年,时有学者撰文,述及国际商会仲裁院能否在中国内地进行仲裁的问题,①该问题还被列入某次国际商事仲裁大会的问答调查卷中。另据其他撰文,该问题似起源于国际商会仲裁院的主席:RobertBriner先生在2003年11月3日北京国际仲裁研讨会上的发言。

  • 标签: 国际商会 中国内地 北京 问题 先生 主席
  • 简介:关于一国私人投资者与他国政府之间(以下简称“投资者一国家”)投资争议的解决,国际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由争议的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解决,排除投资者本国政府的介入,以使投资争议的解决非政治化。

  • 标签: 私人投资者 争议仲裁 投资争议 非政治化 政府 国际
  • 简介:“超裁”,一般指仲裁庭超越自身权限作出仲裁裁决,常常在国际商事仲裁纠纷以及相关司法案例中被提及。对此,国际公约、国际示范法以及绝大部分国家法律往往规定,超越自身权限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将不予执行或被撤销。对《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规定及有关司法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得出“超裁”的三种表现形式:超越仲裁协议、超越仲裁请求、超越可仲裁性。判断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是否“超裁”,要审查仲裁协议(仲裁条款)的内容,要审查当事人仲裁请求范围,要审查可仲裁性。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超裁 撤销 认定
  • 简介:2005年5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委)部分仲裁员研讨会在北京华都饭店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贸仲委部分骨干仲裁员及贸仲秘书局人员共六十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分为大会和分组讨论两部分。大会由贸仲委副秘书长朱建林先生主持。贸仲委副主任刘文杰先生作了开幕讲话,并着重谈了仲裁员的职业操守问题。

  • 标签: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研讨会 仲裁员 2005年 分组讨论 副秘书长
  • 简介:国际投资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第三方资助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所谓第三方资助,简单地讲就是非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对仲裁程序的当事人,一般是申请人提供资金资助,使其能够启动并顺利完成仲裁程序,并从胜诉裁决中获取收益的一种投资模式。虽然提供资助的第三方并非仲裁程序的当事人,但是由于它对申请人提供了资金支持,资本的逐利性将不可避免地驱使其对仲裁程序进行干预,从而对仲裁程序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很多国家在认可第三方资助合法性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一定的规制。本文在分析第三方资助对仲裁程序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比较了有关国家的立法与实践,提出中国大陆为了构建世界仲裁中心,在立法尚不成熟之前,可以通过仲裁机构制定指引,为当事人利用第三方资助提供指南,从而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待时机成熟时,可以通过立法对诸如资助方资本充足率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以促进第三方资助市场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国际仲裁 第三方资助 利益冲突 披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