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原因。[方法]对64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担心电极脱位、缺乏详细指导、医护意见不同为主要原因。[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活动,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永久起搏器 原因 对策
  • 简介:妇科腹部手术是治疗妇科腹部疾患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麻醉药物刺激以及术后活动受限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引起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手术切口疼痛使病人翻身困难,导致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延长。我院对2008年1-2008年12诊断为妇科良性肿瘤,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180例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妇科腹部手术后 体能恢复 早期活动 中药浴足 胃肠功能恢复 硬膜外麻醉
  • 作者: 傅露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目的:了解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信念、行为现状的认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选取我院40名泌尿外科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条查表和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是否参与早期活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和科室是否制定早期活动方案是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因素,且职称和工作年限也是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信念的影响因素。结论: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储备水平与总体信念较好,应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相关培训工作,促进手术患者早期活动规范实施。

  • 标签: 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144例住院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的对象,选择起始时间即2020年12,截止时间即2021年6,通过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住院患者为7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二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跌倒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可能性,有益于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跌倒 住院患者 品管圈活动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早期活动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效果。通过选取入住我院外科ICU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入住ICU时间进行分组,将2020年1—2020年6入住ICU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20年7—12入住ICU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于机械通气48h内给予早期活动。探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50例患者在进行早期活动的过程中,未发生管道脱落、自行拔管、跌倒等不良安全事件。基于此,早期活动能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ICU 早期活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以及商讨实施品管圈(GCC)方案在放射检查过程中静脉穿刺质量的实际效果。方法:以2021年9至2022年4阶段,本院对放射科接受静脉穿刺的206例病人进行全面观察以及研究。未实施GCC方案的静脉穿刺103例病人为参考组,实施GCC方案的静脉穿刺103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比对和观察无形成果相关数据、病人实际满意度、穿刺实际效果相关数据;结果:实施GCC方案的研究组静脉穿刺103例病人无形成果相关数据、实际满意度、操作专业性,比未实施GCC方案的参考组静脉穿刺103例病人高,而重复穿刺实际发生率比未实施GCC方案的参考组静脉穿刺103例病人低。结论:实施GCC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重复穿刺实际发生率,大幅度提升无形成果相关数据、实际满意度、操作专业性,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放射检查 静脉穿刺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提高下肢骨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预防。方法:在2021年6~2021年11期间抽取90例下肢骨折VTE高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再抽取2021年12~2022年5期间抽取90例下肢骨折VTE高风险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预防和品管圈活动管理,观察两组血栓风险评估正确率、下肢VTE规范预防率、医护人员血栓知识知晓率、患者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对VTE发生风险评估正确率、高风险患者规范预防率、医护人员血栓知识知晓率、患者及家属知识知晓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关节骨科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能提高患者VTE预防管理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活动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骨折 血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了某医院2021年5到2022年5神经外科的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病例总数为300,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0例。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了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的病人采用了品管圈活动进行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病人的随意拔管率、皮肤损伤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疾病知识认知率等都比对照组更优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外科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手术患者在其术后疼痛管理中采用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术后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运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结果:术后24h、48h的活动性以及静息性NRS疼痛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食、下床活动以及住院等各项时间均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于术后运用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能够有效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

  • 标签: 手术 疼痛管理 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到2022年3,选取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实施单双数分组,单数患者72例、双数患者71例,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前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达标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血压、血脂、血糖达标率更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达标率 常规护理 品管圈活动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ICU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22年3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同年4我科收治的70例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身体约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法,统计2022年4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情况。结果:在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对策并实施后,ICU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开展前;患者的皮肤损伤、皮下瘀斑、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意外拔管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开展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住院患者身体约束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根据现有的情况,明确改善方向,从而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最终达到避免约束造成损伤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达到降低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率的目的,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品管圈 ICU住院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的配合能力提升效果。方法:选自2022年1至2022年6在我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3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每组各1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模式,两组患者各由30名护士开展手术室配合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护士在手术室中的配合能力与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医患沟通技巧,急救理论知识掌握度,急救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护士在急诊手术中的配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护患关系。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急诊手术 护士 配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改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1-2022年6期间从我科护理文件中随机挑选出500例作为对照组,在2022年7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在2022年8-2023年3期间从我科护理文件中随机挑选出500例作为观察组,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护理人员能力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为0.2%,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为2.60%,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责任心评分为(5.10±0.48)、沟通能力评分为(5.26±0.50)、品管手法评分为(5.01±0.41)、解决问题能力评分为(4.95±0.50)、凝聚力评分为(4.99±0.45),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改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书写错误率,提升护理人员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理文件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活动在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到2022年11间展开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初产妇,共140人,按照统计学方法展开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以PDCA来改善护理管理措施,然后从母乳喂养指标、喂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这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效果。结果:对比喂养指标,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具有优势,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母乳喂养成功率,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73%,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71%,对照组为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更有助于优化喂养指标提升产妇和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活动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院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的作用。方法 组织成立品管圈成员,针对本院护士选定感控兼职人员,从 2022 年 1 起,开始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回顾分析此活动实施前、后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医院各科室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方面能力显著提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展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感染控制能力,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QCC)对降低标本缺陷率的管理机制。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手法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不规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进行QCC管理。其中A阶段(2022.01-2022.08,未开展QCC活动);B阶段(2022.09-2023.05,开展QCC活动),比较不同阶段管理效果。结果:B阶段下标本缺陷率为8%,A阶段为18%;B阶段下护理质量水平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A阶段(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与手术患者的安全与诊疗息息相关,相关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有利于优化手术病理标本留置流程,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也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病理标本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1日至2023年831日,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38例,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后,以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为主题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设定目标、分析、拟定对策、并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由原来的21.05%,提升到66.59%,改状况幅度为215.87%,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值得提倡。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患者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病发脑梗死且伴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中,探究针对性护理内容、应用价值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确诊为:脑梗死且伴肢体活动障碍,分为2组后,组别类型为:参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统计发现,2组研究患者样本数为200,抽取时间2022.6-2023.6;其中,常规护理为参照组提供,针对性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100例,对比运用效果。结果:对于FMA、Barthel指数,护理前比较无差别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值均更高,P<0.05;满意率方面,实验组98.00%VS参照组91.00%,较高,P<0.05。结论:临床工作开展中,针对性护理有重要价值,既可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做以改善,还可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可大力推行。

  • 标签: 脑梗死 肢体活动障碍 针对性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我国MHD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通路是MH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不同血管通路对患者的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具有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血管通路MHD患者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体力活动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后产后尿潴留干预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至2022年1,本院无痛分娩的80例产妇为样本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比组相比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