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近年来PD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Lewybody)的形成、DA能神经元变性及残存神经元合成DA能力下降所致纹状体DA缺乏和胶质细胞增生。

  • 标签: 帕金森病 受体显像 报告基因显像 干细胞治疗 分子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TCI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七氟烷维持麻醉组及丙泊酚TCI维持麻醉组。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BIS和HRV的变化,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BIS均明显下降,整个麻醉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组血流动力学较七氟烷组平稳。结论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可以更好的抑制术中应激反应。

  • 标签: 心率变异率 脑电双频指数 声带息肉 支撑喉镜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生长发育门诊接受监测的80例6个月以下的健康婴幼儿,设为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另选取8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照组未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分析评估两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与智力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高及体重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语言分、大动作分、精细动作分、个人社交分、社会适应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采取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有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提高婴幼儿智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值得向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体格智力 全方位生长发育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与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早期宫内妊娠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值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明显降低,S/D、PI以及RI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数可以有效的反映子宫螺旋动力阻力情况,能够为临床医生准确提供患者子宫血流情况,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预测其保胎是否成功提高有效参考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 早期 先兆流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基础性代谢性疾病,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对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仪行自我监测的现状及进展进行叙述,并探究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仪 自我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长沙市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的有关资料开展研究,为提高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方法要求,以长沙市某妇幼保健院为基础收集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包括《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和《围产儿数季报表》。结果该院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1.18/万,对2011、2012和2013三年的缺陷数进行总的统计分析可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现下降趋势;分娩产妇常住址为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94.54/万,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44.33/万,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三年间主要出生缺陷种类为外耳其他畸形、马蹄内翻足、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尿道下裂、并指(趾)。结论该院出生缺陷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本研究显示每年前5位出生缺陷排序的变化,发病率最高的是外耳其他畸形。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反应时间 (R)、凝血形成时间 (K)以及最大振幅 (MA)在脑梗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脑梗死急性期 95例与脑梗死恢复期 9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 FIB、 R、 K、 MA水平,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及对照组 (P<0.05),并且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FIB、 R、 K、 M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急性期患者治疗后各时相 FIB、 R、 K、 M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呈随时间递减趋势。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FIB、 R、 K、 MA水平明显升高,可动态监测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辅助临床诊断,并可根据 FIB、 R、 K、 MA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脑梗死疗效观察与预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监测 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脑梗死 临床诊断 治疗与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正确使用血糖仪率(96.00%)、血糖监测知识掌握度(100.00%)、血糖监测时间与频率掌握度(9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PG(6.77±0.38mmol/L)、2hFBG(8.12±0.56mmol/L)、HbAlc(6.81±1.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遵医服药评分(16.40±4.70分)、合理饮食评分(15.25±4.20分)、运动锻炼评分(16.60±3.75分)、自我监测评分(17.10±4.20分)、血糖处理评分(15.45±3.4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水平掌握度,提高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水平 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超声引导技术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行长轴平面内超声引导,n=42)与对照组(行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n=42),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长轴平面内技术取得的穿刺成功率较高,可作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优选方案。

  • 标签: 超声 感染性休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氧饱和度仪监测心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方法2016年月至-2017年1月我们连续观察了32例心胸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2-24hSpO数值,并参照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相应换算数值。结果病人术毕回病房后,每例持续测2-24h,最低读数为88%(3例),一般在92%-93%(20例),94%-95%(9例),经鼻导管吸氧(流量2-4L/min),可提高读数3%-4%。结论根据Spo的变化,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起了积极作用,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了一项有意义的指标。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使用,为心胸外科病人术前、术后观察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胸外科病人 血氧饱和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保守组与手术组各26例,保守组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手术组应用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组的存活率(92.3%)明显高于保守组(65.4%),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组,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保守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可缩短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去骨瓣减压 颅内压监测 大面积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颅内压监护仪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应用与未应用患者的对照了解二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观察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手术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及未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的肾功能损坏和电解质紊乱情况、再出血情况、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别给予对比。结果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发生率、再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差异,颅内感染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出血术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应用比伐卢定的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随机分为160例参照组术前肝素钠+常规性护理,160例研究组比伐卢定+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停药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术后并发症进行监测、护理。结果术前两组ACT监测结果差异P>0.05,用药、停药后研究组ACT监测结果比参照组优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比伐卢定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有利于提高用药时期护理效果,做好全血激活凝固时间监测,保障药物安全性。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比伐卢定 全血激活凝固时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以及相应治疗率,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率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率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率、相关并发症知晓率,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2015年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抽取26所中小学,对其教室进行现场教学环境监测。分析不同学校间指标合格率的差异。结果教室人均面积符合率为34.62%。课桌椅总符合率为2.24%。学校采光系数合格率为63.46%,公办学校合格率(86.11%)高于民办学校(44.05%)。黑板面照度合格率为9.62%。而监测学校外环境噪声对普通教室产生的噪声总合格率为0.64%,合格率偏低。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中小学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采光系数、黑板面照度和噪音等监测指标合格率较低,教学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教学环境。

  • 标签: 横岗街道 中小学校 教学环境
  • 简介:目的: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下简称FISH)在诊断不同部位发生的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究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并初步探讨将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史以监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68例泌尿外科疑似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采用FISH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该检测在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血尿患者的肿瘤筛查以及在膀胱癌随访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和前列腺癌)时,其对于血尿标本的诊断灵敏度高于非血尿标本(P〈0.05)。(2)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分期的泌尿系统肿瘤时,其对于高级别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尤其对于血尿标本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P〈0.05)。(3)在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156例患者中,有45.51%(71/156)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复发,而FISH监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为57.75%(41/71)。(4)采用FISH法随访监测156例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诊断血尿患者在随访中复发的灵敏度高于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患者的灵敏度。结论:(1)FISH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浸润程度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诊断高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价值。(2)FISH检测可用于监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尤其应加强对血尿患者的随访。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 血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不同时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2)在SCI不同时期予以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并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n=42)则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分级1--2级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97.62%>80.9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4.76%<23.81%),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的康复护理中采用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中1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实验组,另1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复张前均用超声除外心脏功能不全,并用床旁超声监测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时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DBP与心率无显著变化,MAP、SBP较复张前降低,氧合指数(PaO2/FiO2)出现较大改善,差异显著,P<0.05;全部患者进行肺复张后,LVEF、RVEF、SM、TAPSE以及MAPSE均无显著变化,LVEDD及RVEDD较进行肺复张前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PEEP递增法是安全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前后超声监测结果及血流动力学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为短暂的平均血压下降,与心脏负荷的改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改变在肺内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 标签: 超声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PEEP递增法 急性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