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和冠状动脉病变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心电图检查结果,并且用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诊断的国际标准判断患者ST-T缺血性改变情况,采取Judkins这一冠状动脉造影判断的“金标准”来判定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电图ST-T结果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估。结果282例患者中,女性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比例高于男性,并且结果具有统计性差异(P<0.05),而女性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性改变比例和男性并无显著性差别(P>0.05)。患者心电图ST-T缺血诊断冠心病结果为特异度为57.6%,灵敏度为78.4%;男性特异度为72.1%,灵敏度为74.3%;女性特异度为44.9%,灵敏度为83.1%。结论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而且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诊断在女性中的灵敏度高于男性,特异度低于男性。

  • 标签: 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 冠状动脉病变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实行胆道T管引流的患者1200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管引流引发的并发症情况,确定T管引流并发症,并提供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后,T管引流时间为2周至12个月,平均时间为(26.9±8.9)d;所有肝胆外科T管引流的患者,1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T管脱落7例,T管堵塞4例,胆道感染2例,胆漏与胆管十二指肠瘘各1例;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T管引流在肝胆外科中应用非常广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也存在多种并发症,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 标签: 肝胆外科 T管引流 护理
  • 简介:高危T1G3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与一般中、低危SBTCC不同,其恶性度高,具有高度复发和进展的倾向,约占SBTCC的30%。病变初期虽仅限于黏膜,却充分显示细胞结构不良,细胞分级常为Ⅲ级。在向膀胱腔内生长的同时常向下侵犯黏膜基底层和固有层,并在短期内发生肌层浸润和转移,预后不良。但也有近半数的T1G3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与低危SBTCC相比,其临床平台期相对缩短。初发的T1G3肿瘤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之后,如不行辅助治疗其复发率可为50%~70%,进展率为25%~50%。临床研究结果表明30%~50%的T1G3肿瘤在2年内发生肌层浸润与转移,故必须予以特殊处理。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现代治疗 高危 肌层浸润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对T细胞淋巴瘤病患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期间~2016年期间共收取20例T细胞淋巴瘤病患,对其治疗方式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病情缓解率为90.00%,病患死亡率为10.00%;本次护理中病患护理满意度为(46.9±2.0)分,而家属为(47.9±2.5)分,总计优秀(94.8±2.3)分。结论对T细胞淋巴瘤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给予综合护理,是保障治疗成功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T细胞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造血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限制了这一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目前免疫抑制药物虽然是最有效的治疗GVHD的办法,但是患者长期服用容易导致严重感染和肿瘤。因此,人们在寻找能够诱导抗原特异性的移植耐受的方法,以减少或减轻GVHD发生。目前发现体内存在一类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细胞)在减少或减轻GVHD发生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D4^+CD25^+Treg细胞在GVHD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健康对照组26例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F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 流式细胞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在继发性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 87例,均为脑转移瘤,将所有患者分别通过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和普通 MRI进行诊断,然后手术或者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比较 3.0T磁共振与普通 MRI对于颅内转移瘤检测的准确性。 结果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明显高于普通 MRI,其对于恶性级别的判断也优于普通 MRI( P < 0.05)。 结论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可以对继发性脑肿瘤做出准确的判定,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继发性颅内肿瘤;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secondary intracranial tumors. Methods Selected 87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to January 2019 and they were all of brain metastases. All patients diagnosed through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normal MRI, and then by surgery or biopsy f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Compared brain metastases detection accuracy of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normal MRI. Results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tche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MRI,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lignancy level was also better than normal MRI ( P < 0.05) . Conclusion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stretch secondary brain tumors make an accurate judgmen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3.0T elas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econdary intracranial tumors; Application value    颅内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近些年诊断及影像技术的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颅内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颅内肿瘤和继发性颅内肿瘤,原发性颅内肿瘤主要是指来源于颅骨、脑膜、血管、垂体、颅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继发性颅内肿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多来源于肺和乳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6%~ 7%,严重威胁肿瘤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目前对继发性颅内肿瘤的准确定性、定位、定数并确定恶性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了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技术应用于颅内转移瘤的应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脑肿瘤术前患者 87例,其中男 43例,女 44例,年龄 23~ 65岁,平均( 42.5±5.5)岁,主要以颅内高压、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就诊,所有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有其他部位的原发肿瘤,其中肺癌 32例,乳腺癌 40例,其他 15例。排除所有炎症、良性占位病变、原发性脑肿瘤患者及其他原因导致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取常规体位,使用 Siemens公司 3.0T MRI成像系统,常规行轴位、矢状面和冠状位扫描,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然后再使用弹力成像技术进行分析,所有的图像均经过两名放射科医师(从事体部磁共振诊断 5年以上)分别阅片,定性诊断意见不一致时请高一级医师阅片,得出最后结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转移程度确定恶性程度,确定其为转移瘤是根据病理检查的癌细胞的类型与原发病灶的癌细胞类型相符。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 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使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T管引流术早期拔管的可行性和腹腔粘连的预防。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10年6月,对67例胆道手术患者采取经肝圆韧带内走行T管引流,避免了T管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窦道的过程,消除人为的腹腔粘连,并改变常规拔管时间,施行早期拔管。结果67例患者中术后8d拔管22例,11d拔管16例,无胆瘘发生,早期拔管占手术例数的56.7%(38/67),随访62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7年,无腹腔粘连症状。结论经肝圆韧带内走行胆道T管引流,在避免拔管后胆瘘的基础上提前了常规的拔管时间,缩短了疗程,有效避免了术后腹腔粘连,减小了再次手术难度。

  • 标签: 胆道外科手术 引流术 胆瘘 粘连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稳定过量表达T型钙通道α1H亚单位基因(CACNAIH)的HEK-293(humanembroyonickidney)细胞来研究α1H亚单位基因(CACNAIH)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来记录从mRNA转录水平和T型钙通道蛋白质功能水平来验证α1H亚单位基因的过量表达。通过实验结果表明T型钙通道α1H亚单位基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提高了与细胞周期有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为开发治疗与细胞增殖异常有关的疾病提供有关的理论根据。

  • 标签: T 型钙通道 亚单位基因 细胞增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194例,采用(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比较两者对结核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T-SPOT.TB实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TST,而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显著低于T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是结核筛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介绍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方法,并评估其对晚期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推广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方法对25例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结果手术后胰高压腹痛都能缓解或减轻,消化道症状改善。结论本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姑息性治疗,还可作为重病患者根治前的第一期手术。

  • 标签: 治疗 胰高压 引流 壶腹周围肿瘤 T管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具有严重威胁[1]。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创、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及时作出诊断,针对病症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属有创性检查,且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方面虽然无创,但X线辐射量较大;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其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进展,磁共振冠状成像技术已成为显示冠脉形态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2]。本文回顾对比分析32例磁共振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CE-CMRA)与DSA冠脉造影的图像资料,探讨3.0TCE-CMRA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对比增强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价值 应用 影像检查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结肠癌术前 T 分期进行过程中, MRI 联用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的 临床应用 价值。 方法: 对 任职医院 201 4 年 3 月 ~201 5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 104 例分别进行 MRI 、 MSCT 增强扫描以及两种方式联合扫描,以此对术前 T 分期进行记录,将影像 T 分期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MRI 对结肠癌 T1-2 、 T3 、 T4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 84.9% 、 73% 、 65% ; MSCT 增强扫描对结肠癌 T1-2 、 T3 、 T4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 55% 、 21.5% 、 75% 。 MRI 联合 MSCT 联合检查对 T1-2 、 T3 、 T4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 91% 、 86.3% 、 75% 。 结论: 通过 MRI 联合 MSCT 增强扫描能够对结肠癌手术前 T 分期的准确率予以提升,从而为患者制定临床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 标签: 结肠癌 术前 T 分期 MRI MSCT 增强扫描 联合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术前分型及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且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然后对患者的胃癌进行分型及T分期,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其准确率。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被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检出率为100%,均属于腺癌。多层螺旋CT术前分型的总准确率为92.0%,T分期总准确率为80.0%,其中T3和T4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T1和T2分期,(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术前分型及T分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分型 T 分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72例强化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组(CSⅡ组)36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6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两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总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且胰岛素总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放发生率,血糖达标天数减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初诊 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 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0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T2DM患者护理中使用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受治疗的80例T2DM患者,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0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0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MMC目标管理模式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中,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从而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