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法干预脓毒症毒炽盛证的疗效以及对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脓毒症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积分,血清HMGB1值。结果治疗组45例中,临床控制11例(24.4%),显效12例(26.7%),有效18例(40.0%),无效4例(8.9%),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45例中,临床控制4例(8.9%),显效12例(26.7%),有效20例(44.4%),无效9例(20.0%),总有效率80.0%。经秩和检验,Z=-2.232,P=0.02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便秘的组别和观察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的交互作用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咳嗽、喘息、腹胀、便秘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MGB1治疗后治疗组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可以提高脓毒症毒炽盛证患者的疗效,改善发热、咳嗽、喘息、腹胀和便秘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解毒祛瘀法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有关。

  • 标签: 解毒祛瘀法 脓毒症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由急诊收住院的98例CAP(痰壅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予抗感染、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于用药7,14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口干、痰黄稠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咳嗽、口干、痰黄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炎症吸收天数为(12.25±8.37)d,对照组为(16.42±1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痰壅肺证)疗效可靠。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莫西沙星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