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0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泵入垂体后叶素疗法给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泵注射生长抑制素疗法给予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接受治疗后48h内再出血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临床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的较对照组患者的时间短,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48h内再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的显著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采用微泵注射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止血住院时间,显著的降低患者48h内再出血的发生率,对患者病情恢复及术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该方法疗效显著,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生长抑制素 肝炎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和不孕。该病己成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育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有“现代病”之称。80%的病人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中青年妇女 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腺肌病 生长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在不孕症促排卵中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不孕症促排卵中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

  • 标签: 来曲唑 氯米酚 尿促性素 排卵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SIN(0、62.5、625、1250、2500ug/ml)分别处理SiHa细胞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青藤碱对SiHa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加,与对照组0u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藤碱能显著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

  • 标签: 青藤碱 宫颈癌细胞株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方法4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心理、饮食、并发症等个性化的护理。结果经过辅助个性化合理的护理,完全缓解患者16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未缓解7例,死亡2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沉默Wnt-1基因表达,对A2细胞脑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siRNA转染A2细胞;将人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Transwell膜上建立血脑屏障模型;检测沉默Wnt-1基因对A2细胞脑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后,A2细胞迁徙能力显著抑制。结论抑制Wnt-1基因表达能够降低肺腺癌脑转移能力。

  • 标签: 人肺腺癌细胞株A2 Wnt-1 siRNA 脑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院肿瘤内科在近两个星期内应用抑肽酶出现的两例较为典型的副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临床上应用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患者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因此,在应用抑制肽药物前,最好对其进行过敏实验,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 标签: 抑肽酶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宝宝的到来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可有时宝宝那无休止的啼哭又让你感到心烦和无计可施?要知道,1岁以内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哭是他们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着他们的诸多诉求,你能读懂宝宝的心吗?用心读懂宝宝哭声小宝宝为何哭?这可能是饿了、累了、病了,也可能是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没错,每次宝宝哭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及时读懂宝宝哭声,才能更好地安抚他。

  • 标签: 肠绞痛 抱抱 生理需求 生理反应 声地 身体接触
  • 简介:生病了打针、挂吊瓶,在今天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不过,你知道打针时用的注射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这里面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医学知识。

  • 标签: 注射器 医学知识 打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患者280例次,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消除安全隐患。结论重视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巡视,重视健康宣教,以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穿刺器式输液器 静脉输液 安全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气囊止血和旋压止血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旋压止血组和气囊止血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以及压迫后发生局部的并发症。结果:旋压止血组止血成功率高于气囊止血组,且止血时间更短(P〈0.05)。此外,与气囊止血组相比,血肿和淤青在旋压止血组中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皮损以及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而言,旋压止血的止血效果可能优于气囊止血

  • 标签: 桡动脉止血器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外线扫描结合乳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而临床上扪不到包块的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扪不到包块的乳腺癌经红外线扫描结合乳管造影诊断结果。结果26例中4例为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22例。结论红外线扫描结合乳管造影可提高对有乳头溢液的早期乳腺癌的发现。

  • 标签: 红外线扫描 乳头溢液 乳管造影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红外线湿性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湿敷创面并联合红外线照射局部,对照组采用碘伏清理创面联合红外线照射局部。分别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压疮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红外线湿性疗法治疗压疮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疮 云南白药 红外线照射 湿性护理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属于祖国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该病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突然发病,在发病皮肤上有集簇性水泡,呈带状排列。水泡沿着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出现,病人会感觉灼热感和刺痛感。该病起因通常是由肝郁全滞,久而化火,感受毒邪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同时该病常会引起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探究刺血拔罐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7例(90%),显效3例(10%),总有效率100%。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刺血拔罐 红外线照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生肌膏配合红外线物理治疗压疮的有效性。方法将56例不同分期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用中药生肌膏配合红外线物理治疗;对照组用创面冲洗等常规护理,30天后对比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为73.91%,对照组治愈为43.82%;30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8,P<0.05);平均治愈时间为11.80天±1.8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8天±2.16天(t=11.29,P<0.01)。结论中药生肌膏配合红外线物理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易于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生肌膏 氦氖激光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方法将PICC所致静脉炎患者63例按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采用250—300W红外线照射患处,同时使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患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方法单纯使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患处。治疗1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痊愈率69.7%,对照组16.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硫酸镁湿热敷。

  • 标签: 硫酸镁 红外线照射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常规电针加红外线光浴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针刺接电针。最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67%、50%,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结论毫针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良好效果。而且穴位透刺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

  • 标签: 穴位透刺 红外线光浴治疗 周围性面瘫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心理、排便训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于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情况(88.3%)高于对照组(73.3%)(χ2=4.357,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t=5.422,P<0.05);术后5、30d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性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20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6.7%,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自主排便功能,降低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手术后恢复。

  • 标签: 红外线照射 中药穴位贴敷 便秘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