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小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事件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在的风险因素。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该组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方法,另选本院2011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措施。对比2组患儿药物外渗事件出现概率。结果引发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因素有年龄、病情、穿刺部位以及护理因素;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事件概率要低很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导致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儿顺利完成输液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药物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肿瘤化疗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分析外渗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对照组行常规外渗原因分析,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外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化疗 药物外渗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影响,降低病人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从病人入院开始,除按肿瘤科常规护理外,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只采取常规的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6例(32.5%),观察组6例(7.5%),两组发生率比较,x2=15.63,P〈O.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化疗药物外渗产生不同的影响,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较好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化疗药物外渗 静脉炎 预见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联合药物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在每次接受静脉滴甘露醇的同时,外敷药物制剂,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钢针输液同时外敷药物制剂。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3例(57.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9例(14.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х2=20.865,P=0.000);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х2=6.125,P=0.013)结论静脉留置针联合药物外敷可有效的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药物外敷 甘露醇 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