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宋理宗赵昀于公元1234年改元端平,端平年号仅用三年(公元1234年~1236年),端平年间铸有端平铜、铁。端平铁文有元宝、通宝,币值有小平、折二、当五、当十,背多有文字。

  • 标签: 南宋 端平铁钱 钱文 “端平通宝”
  • 简介:秦国起于西北边陲。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巡时,秦襄公因护驾有功,被列为诸侯。当时秦国政治较其他诸侯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交易以布匹为计算单位,铸币出现较晚。直至战国中期,受魏国影响,开始铸造圜品有“一铢重一两十二”、“一铢重一两十四”、“两甾”、“半圜”、“半两”等。其中“半圜”是“半两”的前身,“半两”则是秦国最后定型的货币。

  • 标签: 半两钱 版别 秦国 中国 形制 战国时期
  • 简介:唐代的乾元重宝小平,存世较多,品种丰富,在我国历史货币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史料中仅记有乾元重轮和折十两种大值钱的铸行情况,而未提及小平,致使小平诸多问题至今尚不明晰。宋人金光袭有“乾元二年新铸小钱一当一”言,近人则认为乾元以后续有铸造。此两说皆系简言推测,未见详述。笔者近年在研究唐中,对乾元小平略有所悟,现从几个方面试作探析。一孔之见,仅作抛砖引玉。

  • 标签: 乾元重宝 小平钱 唐代 史料
  • 简介:钱塘江,泛指之江(浙江)流经于杭州地段的江河,俗称钱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多个皇朝曾借助于钱塘江水域运输便捷的有利条件,在沿岸先后置炉设局铸的有三国东吴铸工场、唐宝兴监、睦州神泉监、严州神泉监、大仓前宝浙局、凌家桥太平天国浙铸、报国寺浙江省铜元局、杭州造币厂等。历史上在百里沿江建办过如此众多的泉监、局和造币厂。钱江,不愧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江!

  • 标签: 钱塘江 铸钱 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 浙江省 报国寺
  • 简介:《新疆钱币》2004年第2期邱德美的《奇台出土发现的部分清代新疆钱币述略(一)》(以下简称《邱文》)是一篇好文章。仔细品读,觉得《邱文》中图15“乾隆通宝背九”不是真品,无论从其形制和文字都存在许多破绽。在此有指明的必要,不妥之处,请作者和方家指正。

  • 标签: 新疆 清代 “乾隆通宝背九”钱 形制 文字书法 古钱币
  • 简介:南宋蕲春监设于蕲州。蕲州,“北周置。隋改为蕲春郡。唐复置,又日蕲春郡。寻仍为蕲州,治蕲春,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宋日蕲州蕲春郡。元为蕲州路,省蕲春县人之。明初为府,旋降为州,属湖北黄州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蕲春县”。“味时,“蕲春属淮南西路,治蕲春、蕲水、广济、黄梅及罗田五县,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

  • 标签: 南宋 考证 铸钱 蕲春县 湖北省 黄州府
  • 简介:1351年,徐寿辉住湖北蕲州起义。攻克蕲水后,建国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迁都汉阳,改元太平。1358年,改元天启。1359年迁都江州,改元天定l360年,部将陈友谅杀主夺位,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 标签: 大义 “义” 迁都
  • 简介: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乡镇一次征集到十余枚安南(今越南)古币。除了一般常见的“景兴”、“光中”、“嘉隆”、“明命”、“绍治”、“保泰”等越南年号外,还有二枚“景盛通宝”;一次收到有这样多的安南古币是稆不容易的。“景盛通宝”在丁福保编的《古钱大辞典》中曾有记载,《中国古钱谱》中也有记载;叉据湖北丹江口市、四川渠县以及南充等地一些县上,均发现有“景盛通宝”,在中国流传还很广,并且较为普遍(图一)。

  • 标签: 安南 丹江口市 年号钱 丁福保 古币 越南
  • 简介:收藏钱币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个方孔的拓影.正面是“吉星棋照”,背面是“”。这是天地会制造的铜钱。天地会是清代的秘密结社.成员以下层劳苦民众为主,包括部分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劳力及江湖流浪者。该会与以往的江湖聚会一样。倡导“顺天行道”、“劫富济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天地会利用拜会结盟的形式来联络人员,结会时要举行象征性的歃血仪式,即嘴唇要涂上牲畜的血。

  • 标签: 天地会 钱币 背面 反清复明 倡导 铜钱
  • 简介:2000年下半年以来,从襄樊汉江挖出的卵石中出水不少半两,笔者将收集到的较大型的半两选拓12枚附后。

  • 标签: 半两钱 襄樊 汉江
  • 简介:中国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传教士及经商者来到中国,如果他们对中国艺术文化有兴趣的话,多多少少会带一些中国古文物回去,尤其在清末民初时期为最,这些古文物,包括中国钱币,最后不是捐献给博物馆,就是在市场被拍卖掉,所以在海外遗珍之古钱,可以从拍卖物或博物馆的藏品而得知一二.

  • 标签: 中国 拍卖 经商 市场 海外 钱币
  • 简介:叶尔羌局是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的第一个铸局,先后在乾隆、咸丰、同治年间铸造过铜钱。笔者把集藏多年的叶尔羌局所铸的红精选若干,介绍如下:

  • 标签: 红钱 鉴赏 同治年间 清政府 咸丰 铜钱
  • 简介:阿克苏局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铸红,历经了多次炉址迁移。后又因阿古柏入侵停铸,在光绪九年(1883年)又歇局三年。如此停停铸铸,共历时一百三十一年,除去停铸的时间,铸时间约为八十三年,成为南疆规模最大,铸期最长的局。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阿克苏铸局的铸币版式多样,

  • 标签: 阿克苏局 版式 红钱 阿古柏 时间 铸钱
  • 简介:8月中旬,焉耆老城四十里城子出土了一批开元,这批锈蚀较重,少部分已锈蚀为一体,或铜质发黑分辨不出是什么铜质了。从中找出7枚锈蚀较轻、品相尚好的红铜质开元。这批开元青铜和红铜钱均铸造得规整、光洁、精美,体普遍较厚。红铜开元和上期

  • 标签: “开元通宝”钱 焉耆 红铜 形制
  • 简介:西安西郊同坑出土11枚半两.经清理,这11枚半两锈色一致,径均在31毫米左右,总重29克,平均枚重8.1克,合秦制十二铢。该批半两轻重不一.图1至图4较为厚重,文字高凸有早期战国半两特征。尤其是图1,重达13.5克,盒范所铸,小圆穿。盒范即泉友俗称的“饼半两”.属早期战国铸币。半两蜕演于环,因此圆形小穿是早期秦铸货币特征。

  • 标签: 半两钱 战国 出土 西安 早期 秦制
  • 简介:新疆红热始自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疆红进一步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所注目。因此,对新疆红在市场中的价格和价值取向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 标签: 新疆红钱 价值判断 人民生活水平 业余文化生活 收藏爱好者 80年代
  • 简介: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山岭耸峙,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封闭的地理环境,阻碍了福建与中原江淮的经济文化联系。福建早期经济开发滞后,商品交换长期处于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很少使用货币,更未铸造货币。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及存世实物,福建铸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福州铸造的背“福”字开元通宝,是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铸币。

  • 标签: “福”字 会昌开元 经济开发 东南沿海 地理环境 文化联系
  • 简介: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立为高宗皇后,与皇帝并称二圣,载初元年(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史称武周。前后执政四十余年。她开创殿试制度、修《姓氏录》、为《回文璇图诗》作《璇玑图序》。创造新字十九个。如望(同照),(同国)。任用上官

  • 标签: 武则天 皇后 皇帝 姓氏 天时 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