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纯粹本质"是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马拉美的诗学核心理念,马拉美的诗歌为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创作奠定了理论及文本基础,其诗歌的核心思想与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产生思想的碰撞并达到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文章探讨马拉美诗歌的核心"纯粹本质"的要义,与"纯粹本质"相融的德彪西艺术歌曲的解读,以及在演唱实践中如何领悟"纯粹本质"与歌曲的"意境"交融的精神。

  • 标签: 马拉美 “纯粹本质” 德彪西 艺术歌曲
  • 简介: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与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所作的练习曲都是音乐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是钢琴艺术史中的两块瑰宝,文章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技术重点、音乐内涵等多个方面对这两位作曲家的练习曲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肖邦 李斯特 练习曲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中对比统一法则的民族性刘正维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同样,对比与统一的法则,也是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没有对比变化的音响,只是一联串平淡无奇的音群;没有统一协调的音群,只是一堆乱杂无章的音响。音乐之难,难在二者的分寸掌握。按说,自然...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对比统一 板式变化体 性格化 音乐素材 对比与统一
  • 简介:在复调教学的过程中,为中国民族五声、六声、七声性复调旋律写作对比声部时,由于学生所选择的音与调式音级中所包含的音不相符合,就会造成对位声部的旋律风格特征与旋律声部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可以改变通常对民族五声、六声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以五声、六声调式出现的音为基础,标注五个或六个音级,不出现的偏音不标注音级位置。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调式音级中包含的音来选择使用,避免出现与旋律的调式音级不一致而导致的对位声部的旋律风格特征与旋律声部不统一问题。从理论上根本解决民族五声、六声调式中,角音与徵音、羽音与宫音为级进关系的问题。

  • 标签: 民族调式 预留音级 级进 三音和弦 四音和弦
  • 简介:李斯特(1811—1886)的两百周年诞辰紧跟在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和舒曼两百周年之后,他保持了作为最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作为作曲家的事业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历来是最伟大的钢琴家而易被忽视。他的大部分作品为钢琴创作,其中大多是为了他本人演奏而定做的,许多乐曲的演奏难度几乎前所未有。

  • 标签: 李斯特 编者 力量 门德尔松 浪漫主义 钢琴创作
  • 简介:音乐与文学在媒介材料表现对象及结构方面之对比(下)王次三、结构之对比艺术结构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包括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两方面,外在结构通常指形式构成的规律,内在结构则指艺术内容的组织方式。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曾经...

  • 标签: 音乐与文学 内在结构 外在结构 音乐作品 媒介材料 音乐结构
  • 简介: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这个新旧历史的交替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家当属意大利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他在1605年出版的第五本牧歌集的前言中提出了"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的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第二实践"创作思想和中国近代部分音乐思潮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蒙特威尔第"第二实践"和中国近代部分音乐思潮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进行比较,试图为今后的音乐史学研究和我国的音乐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 标签: 蒙特威尔第 "第二实践" 西方音乐史
  • 简介:(四)和弦的“跨心”—K(?)及两和弦的“跨心差”—ΔKX和弦的Kd弓形及Kd弧只涉及q—p,故只显示了最外表的概况,而进一步反映其余各音在Kd弧上分布情况的则是它的“纯五跨度重心”,简称“跨心”—KX。因每一种和弦结构q置“0”时的KX值——“跨心基数”——是不变的,故只要借助“和弦结构表”,用公式

  • 标签: 和弦结构 色彩对比 七和弦 和声进行 纯律 大三度
  • 简介:本文认为,盛宗亮选择具有独特结构内涵的五声性4-23音集作为《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四个乐章》的核心材料,并赋之予强大的生成力量,从而结构出这部熔现代气质与民族风韵于一炉的佳作。文章讨论了五声性音集的结构内涵与相互关联,并重点探讨了4-23音集的特点及其与民歌旋律的普遍联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4-23音集在《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四个乐章》中的运用情况。

  • 标签: 盛宗亮 钢琴三重奏 结构途径 五声性音集 4-23音集 结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