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本院实习的护理专科生,应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护理专科生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护理教学模式。观察两组理论测试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施教学后,实验组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题、总分分别为(25.36±3.56)分、(13.76±1.42)分、(14.38±1.41)分、(25.11±1.78)分、(28.25±3.56)分、(76.48±4.8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总分分别为(46.78±4.19)分、(47.76±3.42)分、(47.81±4.61)分、(48.66±4.18)分、(47.69±4.58)分、(229.37±15.4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技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思维导图 护理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认知度及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问题导向 健康教育 上尿路结石 健康知识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低血糖和血糖波动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均可影响整体血糖控制,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国外最新指南已经将血糖波动的指标——目标范围内时间正式作为血糖管理指标之一。笔者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基础胰岛素治疗时发生低血糖风险的差异以及对于血糖平稳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优化基础胰岛素的治疗选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 标签: 胰岛素 血糖波动 低血糖
  • 简介:摘要来自疾病控制、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48位专家于2019年10月24—27日围绕我国传染病监测网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溯源技术的探索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及疫苗研发面临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1)我国传染病监测网络亟须跨部门进行业务和数据整合,建设并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疾病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2)传统病原分离培养技术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亟须发展多靶标、超灵敏、高特异、便捷化和数字化的高中通量的新技术,并发展基于致病共栖菌谱新靶标的疾病诊断新技术;(3)亟须建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溯源技术体系;(4)疫苗研发亟须相关基础研究支撑,并需加强疫苗接种策略和上市后评价与评估策略的研究。同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监测 检测 溯源 疫苗
  • 简介: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经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CR)。然而,目前多个因素制约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他癌症,特别是实体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CAR-T免疫疗法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包括:肿瘤抗原免疫逃逸导致的复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CAR-T体内存活时间不理想、实体瘤内低浸润率和失活等。笔者拟就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试验中的疗效和面临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和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CAR-T免疫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扩大其在不同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益。

  • 标签: 免疫疗法,过继 受体,嵌合抗原 血液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实体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综合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92例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有助于提高其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问题导向 综合护理 肝癌 健康信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出现了防护物资不足情况,而疫情高发区尤为明显。海外捐赠是缓解防护物资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工作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公立医院接受海外捐赠管理的难点与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其他公立医院及相关部门借鉴参考。

  • 标签: 医院,公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护物资 海外捐赠
  •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2月20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前我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延迟开学是减少校园内交叉感染、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共同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远程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开展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模式和用眼习惯发生巨大转变,其对儿童和青少年视觉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线上学习相关眼健康问题和眼科疾病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儿童和青少年在线上学习期间的视功能保护提供有效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98-400)

  • 标签:
  • 作者: 姜傲 邢晓虹 姜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6期
  • 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理部,长春 130000,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 吉林省重大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长春 130000,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结直肠外科,长春 1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采用SAS、SD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初次进食、肠鸣音恢复、初次排气和初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试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中,可以加快其术后康复,消除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问题导向 腹腔镜 胃肠功能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实施供精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伦理问题及医疗风险,为艾滋病患者开展供精技术助孕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1例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阳夫妇申请供精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通过召开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讨论,由医院感控专家、生殖中心实验室专家等进行会诊讨论。学习相关法律,以2018版《艾滋病诊治指南》及参考相关文献等作为理论支撑。结果感控专家为案例指明了供精助孕的适应证;伦理学家为案例进行伦理分析;社会学家明确分析了案例实施的社会意义;心理学家为案例进行了心理学分析,法律专家为案例提供法律依据;生殖实验室专家、生殖临床医生指出了为案例实施供精技术助孕的医疗问题及风险。结论对男性HIV单阳艾滋病家庭进行供精辅助生殖技术,面临着诸多的伦理问题及医疗风险,需要医院谨慎为之。普通医疗机构内的生殖医学中心在为艾滋病患者家庭提供辅助生殖技术的同时,应争取伦理委员会的参与及艾滋病感控专家的指导。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供精 辅助生殖技术 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在面临道德两难问题时的选择倾向。方法分别设计急诊室情境和"黄牛主题"情境下的道德两难问题,于2019年6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级和2018级医学类专业50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急诊室情境下,有60.5%(293/484)的学生选择先救治重伤患者,倾向道义论原则;有38.0%(184/484)的学生选择救治中度受伤患者,倾向最大幸福原则。在"黄牛主题"情境下,89.3%(432/484)的学生认为金钱不应当介入医疗资源的正当合理分配。结论在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上学生倾向道义论原则,大部分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活动不能排挤和取代道德。

  • 标签: 道德两难 医学生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姊妹病毒,同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新命名为冠状病毒病-19(COVID-19),我们分析其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有相似之处。因此,根据我们的4例SARS尸体解剖发现及研究结果对COVID-19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供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向合格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平台之一,规范高效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合格住院医师会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规培中存在轮转时间短、住院医师及带教教师积极性不够,以及未按照临床亚专业设置个性化培训等问题。结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际,以神经外科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轮转1个月为例,从入科宣教、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出科考核、评价、考勤管理以及对带教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以期整体促进规培质量。

  • 标签: 临床专业 放射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克山病是我国一种重点地方病,病变主要累及心肌,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慢型患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病区居民健康。本文从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克山病监测指导防治策略调整,基本消除克山病4个方面回顾了克山病科研和防治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克山病防治工作在保障病区居民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明确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在"健康中国"助力全面小康中的意义。

  • 标签: 克山病 防治 全民健康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全球关注,其强传播力导致感染人数众多,且医务人员占一定比例。在当前患者多且负压病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加强对各种传播风险的防范,尽可能避免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二次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现着重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条件下如何通过细节管理进行感染防控,以减少病毒对患者的污染。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感染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福建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八统一"制度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10—12月,选取福建省16个县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考察等方法收集调研地区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米特-霍恩模型对"八统一"制度的执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采用完成率描述"八统一"制度的执行情况。结果调研地区16家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建设的完成率为60.15%,山区县为65.90%,沿海地区为47.50%。在八项制度中,机构名称(16家,100.00%)、医疗质量(13家,81.25%)、宣传(12家,75.00%)、人员调配(11家,68.75%)和财务管理(10家,62.50%)的完成率较高,而药品供应(7家,43.75%)、劳务绩效(6家,37.50%)和信息化建设(3家,18.75%)的完成情况较差。部分调研地区能出台本土化的具体实施办法逐步推动"八统一"制度执行。政策目标模糊、政策资源不足、执行手段单一、执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颇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八统一"制度的有效执行。结论福建省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应通过明确政策目标、拓宽政策资源、丰富执行手段、加强经验交流和优化政策环境等保障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 标签: 卫生保健联合体 医共体 "八统一"制度 政策执行 福建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湖北、安徽、江苏11个城市的109所幼儿园为研究现场,将3~6岁的儿童纳入研究,共27 987名,回收有效问卷(问卷均由家长或主要监护人填写完成)27 200份。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和"父母行为量表"收集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定,并分析不同特征的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率的差异;以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为因变量,以父母支持/参与和强制/敌意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的关联。结果27 200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35±0.96)岁,男性13 975名(51.4%),城市儿童24 634名(90.6%),独生子女17 916名(65.9%)。父母双方支持/参与均高占14.9%,均低11.9%;父母双方强制/敌意均高占15.2%,均低11.3%。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5%、9.5%、18.2%、24.5%、11.2%和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独生子女、居住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父亲/母亲高支持/参与、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亲/母亲低支持/参与和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与父母双方均高支持/参与、均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母双方均低支持/参与和均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

  • 标签: 儿童,学龄前 情绪 行为 横断面研究 教养方式